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要闻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分析:我国品牌服装实体店关门减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4-11-18

  在“双11”网购狂欢节再创线上销售额纪录之际,线下实体服装店却接连传来闭店消息。日前,休闲服饰品牌佐丹奴就宣布,第三季度关闭了73间实体店。目前,成都春熙路商圈仅剩2家门店。业内人士认为,受自身经营模式限制,加上电商及国际平价品牌等冲击,本土品牌服装实体店如何转型成为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

  服装品牌接连“缩铺”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走访春熙路商圈发现,目前春熙路上佐丹奴的店铺仅剩下两家,记者进而在其官网上查询,成都目前总共有18家店铺。在春熙路西段的劲浪金开百货佐丹奴门店,记者注意到20分钟里面,仅有寥寥几位顾客在挑选货品。据了解,佐丹奴第三季度共关闭74间零售店,其中中国内地占63间。在中国内地销售额为3.41亿港元,同比下降5%,这一销售额已创下佐丹奴最近11个季度的最低值。

  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几近饱和,难以容下太多店铺,类似品牌在内地“缩铺”并非新鲜。事实上,继去年运动品牌启动了关店序幕后,男装企业随后也接连关店。女装企业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今年上半年,艾格在中国市场已相继关店88家,且业绩呈下滑趋势。旗下拥有Esprit等品牌的思捷环球去年一年在华关店38家。

  盲目扩张导致恶性竞争

  “去年年底,就开始陆续关注到本土运动品牌门店持续关店的现象。”成都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勇分析,目前国内不少知名的服装企业都发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国内整体的服装资源相对匮乏,为了迅速扩大市场,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采用增加门店数量来追求利润的模式。但事实上,发展的速度过快,必然导致内部管理、人力资源、周转资金的跟不上,于是自顾不暇。

  “一条街上就开了两三家自己的品牌店,这样的自相绞杀演变成了恶性竞争。”林勇说道。这样的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为现在的闭店潮埋下的隐患。

  网络消费改变分配方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上涨和人工成本的不断飙升,不断压缩着服装企业利润空间。与此同时,国际平价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都对本土服装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以前的实体服装店100%的销售来自线下,现在只有70%来自线下。”某品牌市场总监表示,目前80后、90后消费者已经习惯在网上购物,服装品牌必须认识到这一转变,“当前的服装销售总额并没有缩减,总体还是呈增多趋势,只是蛋糕的分配方式发生了转变。”

  未来机遇在三四线城市

  林勇分析,当前市场下,品牌要做好市场,一定要做好对目标受众的研究。目前群体消费市场已经从大众市场向分众、精众市场转变,而要抓住购买潜力巨大的精众人群,就一定要做好对这类人研究。“服装企业一定要加大对三四线城市的开拓力度。”林勇告诉记者,随着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兴起,这是所有本土服装企业不可错过的机遇。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