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贸易及投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在这样新常态化的行业困局中,如何把握发展趋势、突出重围,寻找新的赢利点,成为行业产业链上每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近日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论坛上,云集了众多国际纺织品服装采购商和行业相关机构的代表。在全球经济尚未复苏企稳的情况下,市场和买家对供应商提出哪些新的要求?采购商们如何看待未来的市场发展格局?
签了单也要接受“边做边改”
全球经济不景气对中国的服装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从终端消费市场的丝毫起伏变化,都会迅速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传递,要求生产商和供应商对市场有敏锐的应变和调整能力。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供应商来说,已经适应了买家从大批量订单到少量、灵活、快速的采购转变。而即便如此,国际采购商仍然对供应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在筛选符合自己标准的可靠合作伙伴。
谈及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对中国的服装出口带来的影响时,玛莎贸易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巫义指出,在服装零售领域,英国的高街品牌对市场形成了很大的挤压。对零售商来讲,如果提高商品售价,就会面对顾客的流失。现在的供应链采购中,很少见到过去的那种大量的订单了,买手们都在分散订单,敏锐地关注市场变化,减少自身的风险。在市场预测的把握上,会提前6个月做市场预测,而商品上市的变化则以周为单位。为了缩减成本,在采购环节也会尽量减少中间商。
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减弱,周边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具有较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但是巫义认为,对中国的制造商来讲,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下降可以被效率的提高所弥补。很多买手要求自己的供应商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在流水线上能满足“边生产边修改”的要求。例如:下单以后,买家根据市场的快速变化,对很多产品的加工要求还会有变化和调整,比如服装的颜色和款式的细节等等,这就要求供应商具有十分完善和快速反应的综合能力。中国供应商在这方面的总体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能够按期交货,按品质交货,这种优势是东南亚成衣供应商目前还难以企及的。
紧贴市场提供按需设计
在欧美经济还没有得到明显的复苏改善情况下,外贸出口企业普遍承受着越来越苛刻的买家要求。比如,面料供应商想要在市场上获得买家的更多青睐,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还须在加强原创设计上做更多的功课。而对成衣供应商来说,如果能为买家提供多种款式供选择,才有可能吸引和留住客户。
“以前不少买家都是带着款式来下单,而现在,买家为了缩减成本开支,干脆把请设计团队的费用和环节都省掉了,把设计的工作和成本支出转嫁到供应商来做,不但没有提高价格,而且还要求提供更多的款式。如今这种现象在出口企业接单中已经十分普遍。”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少三这样说道。地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大省的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建雄把这一现象概括为:“我们出口企业现在干的是ODM的活儿,赚的却是OEM的钱。”
不少出口企业反映,在为买家提供设计的环节中投入不少,但被客户选中款式的几率却很低。如何使这一环节的工作更有成效呢?巫义给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如果生产企业单纯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设计,可能被买家选中的概率只是个位数;如果按照采购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比如对马莎来说,提供有可能在英国制成适销对路的成衣的面料,则获得订单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这种设计如果能基于市场的需求进行,和买手紧密配合共同创造出一些款式,就会更易于被市场接受,从而更好地获得竞争优势。
研发投入将创造长远收益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转型升级而不是单纯地靠价格比拼这一观点,在中国很多出口企业中已形成很高的认同度。在本届论坛上,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也被多家跨国企业代表反复强调。法国力克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金基龙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出路一定要转型,通过纵向整合,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在8~10年前,中国对R&D经费投入的预算比例还仅为2%~3%,而现在优秀企业达到12%~13%的水平,有了十分显著的增长。据测算,未来5~10年,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约有100万人,未来从事成衣制造业的年轻人也都具备了较高的学历,制造业应当不仅仅关注劳动密集型的发展,而是将科技研发与创新放到更重加重要的地位。
联业制衣年产5200万件服装,销往世界各地。在美国商务正装市场,每6件服装中就有一件产自联业。联业制衣营业部高级副总裁朱德雄介绍,公司与客户有20年的供应链管理经验,通过优化销售和库存解决方案,设立双向销售数据系统,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不断进行调整,实现最佳的运营效率。在产品研发方面,持久的研发投入与创新,使公司的免烫衬衫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成衣免烫技术使产品保持柔软的手感同时又具备优异的抗皱性能,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稳定的份额。
旭荣集团执行董事黄冠华认为,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洗牌和大浪淘沙,未来的供应链市场格局将会有三类企业组成:一是极具实力的大型公司,二是在某一领域十分专业的中型公司,以及填补市场空缺的具有很快反应速度的小型企业。这三类企业会在市场中有各自准确的定位,那些具有独特技术实力的中小企业,也会拥有特定的客户群体形成长期而稳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