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化,产业在发展,虽然我们目前面临着很大挑战,但服装行业一直就是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从来就没有过‘救市主’。”近日,在常熟举办的“2014服装行业科技成果交流会”期间,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认为,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整个商业环境都已变天,服装业也必须做出改变,从生产流程到营销模式全新再造,不改变就没有明天。而在此过程中,“科技”将会成为行业蜕变的一支引领力量,以及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词。
新常态下高速回归本质
这次交流会选择在常熟召开,应该说非常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常熟服装全国闻名,可谓行业的风向标,“常来常熟”这句话对于服装业来说非常贴切,看常熟便知天下。
常熟市副市长陈惠良在致辞时介绍,纺织服装业是常熟市的支柱产业,有“两个1000亿”之美誉——常熟服装城市场成交额超过1000亿,常熟服装完成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但尤其在最近几年,这金光数字的背后开始渐露阴霾,据常熟当地一位资深人士说,现在说过得“还好”的企业比较少见,大部分企业处于“过得去”的状态,另有不少企业过得“很差”,连生存都成问题,遑论升级。
常熟服装业面临的状况很典型,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说,目前江苏全省服装企业都背负着多重压力。“江苏省服装产业规模约为3400亿(2013年),今年以来,江苏省服装产业增速超过9%,出口增速超过8%,均超过了全行业的平均水平。但因为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不断上升、政策环境步步紧逼,如何提升品质和效率、拓展企业利润空间,成为了当前江苏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谢明说,此次服装科技成果交流大会对于江苏省服装业来说是一次机会,江苏服装企业可得近水楼台之便,为下一步升级注入思想活水。
有位行业专家说得好,在当前这个科技创新变幻无穷、跨界融合无比盛行的时代,也正是冷静下来思考、研究、践行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的最好机会。“尤其‘十三五’马上即将到来,中国服装产业还会遇到很多新机会。如果说‘十二五’是‘十一五’的延续,那么‘十三五’与‘十二五’将有着本质的区别。”
会上,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对中国服装产业现状做了全面梳理,他指出,当前国内正处于经济换挡期,各种问题交织叠加,在这种“新常态”之下,很多服装企业不太适应,不知道怎么走。“我们以前都习惯了走高速,下了高速就不适应普通公路了,接下来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下高速走小路。”冯德虎说,新常态让企业回归到做产品,提高效率和品质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红领集团常务副总裁李金柱也持同样的观点:“遍地是黄金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服装行业要回归本源,回归到生产和消费的本质。”李金柱介绍,在消费者主权时代,要追求更加“极致、简单、便宜、快速”的消费方式,红领的数字化大工业3D打印模式也在升级——在本次会议上李金柱首次透露:红领集团将于今年底开出一家名为“酷特”(Coolette)的直销体验店,在原来C2M生产模式的基础上,融入O2O经营模式进行二次颠覆,从而打造出“工商一体化跨境电商直销模式”——C2M+O2O模式完全以消费者为中心,彻底消除中间环节,真正为C端消费者创造价值。这又是一种全新的模式,红领再次引领。
“中国以前总跟在别人后面,下一步中国服装业将由大变强,更多地发挥引领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来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据冯德虎观察,科技创新以前都是协会呼吁得多,现在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开始主动作为了,“这源于企业求新求变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终于从口号变得实际”。
迎变革:服装业价值重估
近几年来,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对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日益明显,这从本次交流会上展示的科技成果中可见一斑,来自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的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四家企业的高管,分享了服装柔性制造、大规模定制、不落地生产、第四代缝纫机、服装业物联网、服装智能快速生产等服装行业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理念,每一项成果都体现了“两化融合”的实质,每一项技术都可能对服装生产带来全方位变革,这就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富怡集团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在本次交流会上展出了最新的全自动升降机头模板缝纫机,也是此次唯一带机器实物亮相的企业,其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接枝的开场白说得很“刺激”,他说:“如果你今天看到第四代缝纫机还觉得新鲜,那你就已经落伍了!我们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推出了,目前正卖得如火如荼,很多服装企业都在使用。”高接枝认为,第四代缝纫机颠覆了“一人一机”的旧模式,将为服装行业带来人力资源、工艺流程、质量管控、物流和信息流、设备配置、服装设计、管理人员、职业教育的八大变革!“可以预见,第四代缝纫机将会成为服装企业的主力缝制设备,然后根据缝制工艺的不同,再配备若干专用缝纫机和普通工业缝纫机。这就改变了以前的设备配比、设备摆放、设备使用等经验常识。”
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TP 科技)分享了物联网在服装业的应用,该公司的服装精益化(LEAN) 生产设备,可将产品工序拆分,按节拍时间推动,使服装工厂达到单件流生产模式,效益提升约15%-30%!博得听众一片称赞。TP 科技董事长刘航东还分享了“SPV生产制程管理系统”和“PDP无人运送系统”在服装工厂的应用案例,并指出“在服装生产线中,就算只采用一小段物联网技术就能产生很大效益,在科技主导创新的时代,服装产业将是一门新兴产业!”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凌军认为当前服装制造业正面临三种转变:一是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变,以解决个性化需求和库存问题;二是由集中生产向网络化异地协同生产转变,以达到资源共享和效率最大化;三是由传统制造企业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也就是制造服务化。“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但改变正在发生。将来,以不落地生产、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为核心的‘未来工厂’一旦成型,服装业将成为一门很有想象空间的产业。”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院长、广东省均安牛仔服装研究院院长易长海是一个行业著名的“牛仔迷”,他分享了“牛仔服装智能快速与清洁化生产”的多项新技术,未来的服装生产设备将是光机电网四位一体化,要做好基础研究和集成创新。他还提出了一个“易长海设想”:“我想做一条纺织产业链的高速公路平台,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都可以接入这个平台,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对接。”据说,有企业对此表示很感兴趣,愿意投资这项基础研究。
吉姆兄弟(无锡)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科并非服装业出身,来自IT界的他更像是个爱尝鲜的“玩家”,有很多出挑的新想法。他认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时装定制业务必须要有一些新模型,他就把吉姆兄弟定位为“时装定制业的创新实验室”,并提出了“生产技术免费输出”、“时装定制联盟”等多个前卫想法,他说,“移动互联网就像是一副扑克牌,你一个人是玩不好的,要一起玩才能打好这副牌。”
接地气:跑完最后一公里
“转型升级到底怎么走?往哪走?”常常听到服装企业为此焦虑不安。必须说,这次服装科技成果交流大会举办得正是时候,它几乎囊括了当前最前沿、最时髦的服装制造理念,彼此想法交流碰撞,常常有不谋而合之处,又生发出新的灵感火花。演讲嘉宾也像明星一样,被一群服装企业主包围,纷纷要求支招解惑——这种求知若渴的场景,真是好久不见。就笔者所闻,不止一个听众说精彩。
但精彩归精彩,有人从实操性角度来考量,得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在本次交流会间隙,笔者就听邻座的一位服装行业的老前辈讲:“这次服装科技会议听着是很精彩,光这些想法就个个精彩,但如果想法都能落地那就更精彩了!”老前辈的话可谓一针见血。他说,在现在这个行业困难时期,服装技术企业应该多拿点干货出来,“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看这些科技成果,哪个是能让处于困境中的服装企业真正普遍实用、适用的,能真正产生效益的。”能不能实战,才是检验科技成果的一条硬标准。
科技成果如何落地,确实是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冯德虎称这是“最后一公里”。我国的服装行业规模虽大,但服装科技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基础研究还不够,两化融合程度低,创新人才急缺,创新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内的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据悉,目前服装行业研发投入的平均水平还不到1%!
“服装虽然是终端产品,但做到最后就是做面料、做纱线,只有这样才能做出附加值。”冯德虎总结说,“下一步,我们希望用服装人的创新智慧,带动大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撑,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把握未来趋势,借助跨界力量,为行业添翅膀。”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本次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换届会议,会议宣布中国服装协会原来的“科技委员会”和“市场委员会”合二为一,统称为“专家委员会”;同时,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原来的200多人缩减到目前的53人。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如此称赞:“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换届会,专家委员会都是由顶尖专家组成,希望能发挥行业‘智囊团’的作用,一起为中国服装行业做点事,为行业未来发展锦上添花!这既是期待,也是使命。”
手记——看懂了就来得及
很快,“十二五”就剩最后一年,“十三五”又在蠢蠢欲动,很想知道从事服装业多年的你们,此时在想些什么?五年前,我们看不清楚今天;今天,我们同样难以预见五年后的样子。
科技进步太快了,还记得,上一次服装科技交流会是在四年前的上海举办,那时候所谈的技术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仅仅四年间,世界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互联网就老了,移动互联网如同新贵,给了我们更多机会。而我们便如同一群蜜蜂,丢家迁巢追着蜜跑。我们确实趋炎附势,毫不忠诚,但这怪不了我们,我们必须拥抱新事物。
马云不是说过么?很多人就输在对新生事物的看法上:“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在这次交流会上,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杨金纯借用了这句名言,来说明服装企业为什么应该拥抱新科技,真是概括得非常切题。这12字道理虽然简单,但表述得如此清晰直白,还是让我心头一震。
服装业作为绵延已千年的传统产业,我们的服装企业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现在正处于哪个阶段?或许“看不见”、“看不起”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如果还徘徊在“看不懂”的状态,那恐怕就真的要“来不及”了!
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我要把这12个字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