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尚钢,是在“纺织之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交流会上,风度翩翩、精力充沛、言简意赅,现场的人无不被他的激情发言所感染。有两句话让人尤为记忆深刻,“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内纺织高校中唯一保留‘纺织’两字的大学”;“纺大根据自身特点,明确了‘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的开放办学路径。”
说这话时,尚钢略显激动,深深植根于纺织的那份骄傲溢于言表。其中饱含一位纺织人对行业的深情,更是一位教育者为纺织事业培养后来人的责任。那种激情甚至让不是学纺织科班出身的记者,一度有到武汉纺大读研的冲动。
地方高校也能争得行业翘楚
“武汉纺大是一所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1998年武汉纺织工学院由原纺织部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并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学校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尚钢简明扼要地介绍学校的发展史。
伴随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化,培养适应纺织产业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纺织行业背景高校履行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的社会职责。特别是对于纺大来说,在强手林立的国内纺织类高校中,要想脱颖而出,避免办学趋同化,着实要费一番心思。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尚钢带领学校教师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树立了“服务纺织产业链,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和“重品格、牢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坚持“服务引领、创新驱动、质量提升、重点突破”的基本方略。
同时,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导向,以突破重点学科、吸引学科带头人和整合教育资源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作为特色鲜明的专业高校,纺大的发展离不开行业,这些年学校的成长主要得益于‘三个依托’”。尚钢逐一介绍道,一是依托地方和纺织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主动开放办学,密切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沟通和合作;二是依托纺织领军人才的引领和推进,会聚高水平行业人才,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三是依托纺织学科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鼓励多学科竞争发展,持续提升纺织及相关学科的竞争实力和学科显示度,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双向嵌入贯通全校教学
“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是武汉纺大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在竞争中突显纺大特色的重要理念。尚钢详细介绍了其提出背景和发展过程:“在总结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后我们认为,地方行业大学按照这样的开放办学路径进行专业建设具有社会基础和行业优势。坚持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学科专业与纺织产业链‘双向嵌入’、融汇贯通。”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教改中,专业如何嵌入产业链,产业又是怎样哺育专业群的呢?这样的理念贯穿于每个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尚钢表示,“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是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的有效路径。学校专业调整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纺织类专业按照纺织产业关键环节设计培养方案,非纺织类专业依托纺织产业链各环节进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比如,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采用纺织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科学构建学生所学知识体系;以纺织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培养学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
再比如,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广告学、工业设计等专业在人才培养中重视艺术与科技、艺术与工程的结合;依托学校纺织服装学科优势,实行平台加模块教学,建立艺、工、贸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无论是轻化工程、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光电信息工程这些理工类学科,还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文科专业,在各学院教师的积极实践探索下,都找到了契合行业、服务企业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谈及如何看待不久前教育部提出的“从学术型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的观点时,尚钢略有所思地表示,现代大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在大学成为社会“轴心”机构时,越来越不能偏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需求而独尊。教育部提出“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其实质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使大学更多、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
武汉纺大是否会转型?“多年来,纺大一直在为建设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这说明,我们在总结办学历史和经验的基础,把握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地认清了自己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高校的领头人,也是行业的专家,尚钢清楚地认识到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他也特别强调,应用技术型大学并不是不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相反更加旗帜鲜明地发展应用技术研究,以更好、更快的服务要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一方面注重应用新知识,不断提高以技术创新为主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应用新知识的学生,着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