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要闻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国内男装企业遭遇“生死劫” 渠道瘦身仍将继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4-09-10

  国内男装的“利空”消息在这个季度密集爆发:业绩跳水、相继关店、企业破产的消息接踵而至——行业似乎已经陷入集体濒危的状态。

  业内人士指出,男装行业正经历着最为深度的调整期。从服装批发商向零售企业的转型,需要企业从产品定价、渠道模式、订货会制度等各个环节动“大手术”。

  集体遇袭

  国内主要男装上市公司近日陆续公布的半年报告显示,身处其中的大多数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其中,报喜鸟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3%,净利润同比下降14.15%;九牧王上半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6.56%,净利润下滑24.8%;七匹狼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07%,净利润下降40.70%;希努尔业绩更是大幅跳水,营业收入下降24.75%,净利润下跌135.26%。

  业绩受挫已经让一些企业难以为继,来自浙江的步森股份在上半年净亏3300万元后,已经宣布放弃服装业务,其重组方案显示,该公司全部的服装资产将出售给步森集团,并以41.7亿元的交易价格置入康华农业的资产,后者主营水稻种植和销售。

  而在香港上市的福建男装企业诺奇更是负面缠身:近一个月来,其先后遭遇老板失联、债权人催款、银行现金账户遭冻结、供应商停止供货的极端经历。

  负面事件如疾风骤雨般向男装行业袭来。行业人士甚至感叹“各种可能出现的坏结果都在最近被男装行业赶上了”。也正是基于此情况,行业中的多数企业都在收缩战线,通过关店的方式进行自救,七匹狼去年的关店数甚至高达500多家。

  类似的情形也曾在运动服饰行业中上演。2010年前后,在经历奥运的短暂狂欢后,业绩下滑、高库存、密集关店一度成为国内运动服饰行业的高频词,直到2014年以来,才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服装行业资深人士马岗表示,相比于运动服饰行业,男装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多,如市场集中度低、品牌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虚高且同质化严重、渠道管理粗放等,这也意味着其经历的转型阵痛期会更久、极端的负面问题会暴露的更多。随着这一轮行业调整,预计会有一大批男装企业被淘汰出局。

  渠道瘦身仍将继续

  “一件只值300元的男装,企业一定要标价1000元,再通过常年打折的方式促进销售。”上海狮格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炳良表示,通过这种定价策略,国内男装企业多年来收获着超高的利润率和渠道运作空间,但这种定价模式如今给行业企业带来的冲击也最大。

  一方面,2007年前后国外快时尚品牌的大量进入,给消费者选购男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其定价策略相较于本土品牌更务实,性价比更高。另一方面,电商的崛起,让线下的消费需求开始萎缩,而服装电商最初正是依靠低价来迅速地打开市场。

  张炳良表示,以前国内男装品牌比较少的时候,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接受高的不合理的定价,但如今消费者的选择多了,男装企业突然发现以前的渠道、价格、产品、推广模式都失灵了——这些模式都是依赖产品的高利润生存的,这也意味着转型必须要动“大手术”。

  这也成为国内服装企业的共识。有国内男装企业高管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以前的男装企业,动辄数十亿元的年销售额,全国数千家门店,但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毛病。与其说是上市的现代服装企业,不如称为”服装批发商“更为妥帖。”每年召开两次订货会,把衣服卖出去就行,根本谈不上渠道管控。“而如今男装企业集体面临的转型,就是要将以前”批发商的定位转变为现代零售企业。

  而从现实路径上,上述高管指出当前男装企业的调整一般有两种,一是渠道的扁平化管理,将以前多层的分销模式,转变为经销商直接对公司负责,以加强企业对渠道的把控力。二是打破以前的订货制度,通过终端需求的及时反馈,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以防止高库存的发生。

  要实现零售商的角色转变,则须通过利益捆绑的方式与经销商有更为深度的合作,对于不能配合企业进行转型的经销商,企业都在果断剔除,尤其是在当前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未来男装企业关店的情况还会不断发生,直至此轮调整期结束。

  避免更大的危机

  在新的模式下,男装企业不仅要进行渠道瘦身,资金运作上也有别于从前。

  以往“服装批发商”的定位下,男装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并不大,但若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则需要在渠道上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其中包括对经销商的激励、门店升级、专业管理人才等费用投入,这势必加大男装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前述男装企业高管表示,以往的模式下,服装企业都是“轻资产”,只负责品牌推广,但如今需要向行业上下游渗透,企业的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这对领头企业而言并非坏事,更高的行业门槛会让一大批实力不强的企业出局,男装行业的未来必然会是市场化程度更高、市场集中度更高的局面。

  而在集体困境之下,一些企业选择以多元化来规避行业风险,不过由此却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服装企业的聚集地闽南,或是浙江的温州、诸暨等地,已发生多起服装企业破产、老板跑路的事件。有商会人士称,这些案例中的一个共性,就是企业为扩大规模或多元化,进行了高成本的社会融资,最后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如曾是国内男装领军品牌的温州庄吉服饰,在行业不景气之前就已积极涉足多元化,投入巨资进入造船业,并在最初时接连收获大单。但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行情变淡和船主弃单,庄吉集团的巨额投入不仅打了水漂,同时高额的融资成本也导致企业濒临破产。

  行业人士称,早些年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让这些企业在多元化的过程中尝到过甜头。但如今服装主业需求不振,且转型需要更多投入的前提下,企业在做相应的投入时需更更多的考虑,首先应确保资金链的安全。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