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0日举行的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为推动碳纤维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将加强碳纤维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国家碳纤维检测机构及若干第三方公共检测实验平台,组建碳纤维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碳纤维作为一种战略性新材料,具有质量轻、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对于提高我国原材料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国防安全,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都具有重要作用。”苏波说。
我国碳纤维工业在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生产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T300级碳纤维实现了批量生产,T700级碳纤维初步实现了产业化,T800级碳纤维关键技术已有突破。国产碳纤维已逐步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电叶片、输电电缆、石油钻探、建筑补强、体育休闲等领域。
苏波表示,我国碳纤维的总体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高端产品还未形成生产能力,关键生产装备还要依赖进口,碳纤维企业普遍单线规模小、工艺稳定性不高、成品率低、生产成本高,总体竞争力不强。截至2013年底,我国碳纤维产能约1.4万吨,碳纤维企业30多家,但达到千吨级产能规模的只有3家,去年国产碳纤维的销售量仅有2700吨左右,而全年进口量达到近万吨。
此次由工信部引导、中国建材集团牵头、42家碳纤维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发起成立的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联盟,是我国新材料领域成立的首个联盟,旨在整合碳纤维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发挥下游应用企业对碳纤维行业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提升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研和产业化水平,力争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上实现突破。
我国碳纤维下游应用市场受限制的原因之一是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问题。现在很多下游企业使用进口碳纤维,其复合材料和结构设计都基于国外碳纤维的标准,一旦由国产碳纤维替代,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国产碳纤维产品标准的应用设计规范体系,完成国产碳纤维对进口碳纤维的替代。因此,联盟将积极推动标准规范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