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3年的棉花收储政策终于画上了句号:4月10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发布消息,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至此,直补政策取代收储制,正式登上舞台。
对于山东来说,这并不是个好消息。“今年进行的棉花直补试点,仅仅局限在新疆,山东不在此列。”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意味着,山东棉价将由市场决定,而因市场价格低迷,在失去了收储政策的支撑后,又没有财政补助,今年山东棉花种植将面临严重冲击。
“山东有些地区仅适合种棉花,希望明年国家能将山东纳入直补试点。如果还像今年一样既没有收储也没有补贴,明年德州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下降到50万至60万亩,成为近30年来最少的一年。”马俊凯说。
棉农不明收储落幕
20日,在有“银城”美誉的德州市夏津县,宋楼镇栗寨村的很多农民正在田间种棉。每年4月中下旬,都是棉农们忙碌的季节,今年也不例外。但与往年不同,棉农们今年种下的棉花,将没有任何政策保护。
导报记者在田间随机询问了5名棉农,他们并不明白收储政策退出对他们意味着什么,甚至根本不知道收储政策退出的消息。
至3月底,2013年棉花收储结束,全国累计收储棉花630.74万吨,其中新疆库点收储219.66万吨,内地库点收储217.77万吨,骨干企业收储193.31万吨。630.74万吨的收储量,占全国约700万吨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对棉花市场的影响可见一斑。
但从2014年棉季开始,国家将停止棉花收储政策,取而代之的是目标价格制。所谓目标价格制,就是国家设定一个目标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时,低于目标部分由国家财政向棉农补贴,2014年的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
业内对直补政策呼吁已久,由其取代收储制,将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活各市场主体的活力。只是,今年是实施目标价格政策的第一年,且实施范围仅限于新疆,山东等内地棉区并不在政策范围之内,这又意味着什么?
下游获益棉农受压
收储政策退出后,获益最大的是纺织企业。
过去两年,棉花收储政策虽然保护了国内棉农的利益,却让下游纺织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中储棉以2.04万元/吨的价格收储之后,会以约1.85万元/吨的价格向纺织企业抛储。虽然抛储价格低于收储价格,但与每吨1.4万元左右的国外棉花价格相比还是太高了。正因如此,这两年国内纺织企业订单大量转移至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并使中国的棉纱进口量急剧增加,纺织企业承受着巨大压力。
棉花收储政策退出后,国内棉价将逐步回归市场,纺织企业的原料成本也将大幅下降,这无疑是一大利好。
但对于棉农来说,特别是对于不能享受补贴政策的山东棉农来说,收储政策的退出是一大利空。
收储政策退出后,今年的棉花价格会是多少?
在栗寨村很多棉农眼中,即使收储政策退出,价格也不会下降太多。“去年收购价格也就每斤四块二左右,我们已经不怎么挣钱。今年就是下降,也就是下降一两毛吧。”棉农张莉说。
但棉农们显然太乐观了。
“新棉入市后,籽棉价格估计得下跌到3.6元。”夏津县棉花行业协会秘书处秘书长王安军说。
马俊凯也分析说,新棉在今年9月份上市之后,价格如果随行就市,预计山东省皮棉价格在1.6万至1.7万元/吨左右,折合籽棉价格3.5元至3.6元/斤,比2013年同期下降0.6元/斤左右。
如果真如业内分析,籽棉价格下降到3.6元/斤左右,山东棉区将再受重大打击。
德州棉区
将下降至50万亩?
近些年,虽然国家通过收储支撑着国内棉花价格,但依然难挡山东棉区大幅萎缩。
以德州地区为例,2008年该市棉花种植面积高达290万亩,之后便一路下挫。马俊凯表示,预计今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将下挫至70万至80万亩,仅较去年便下降20%以上。王安军也告诉导报记者,夏津县去年棉花种植面积为40万亩以上,今年预计种植面积将下降到32万亩左右。
对于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首先是收益问题。
马俊凯分析说,如果不算人力投入,去年棉农收入为1300元/亩左右,较种粮相比收入少300元/亩。而今年,棉农收益每亩将再下降300元左右,这样其收益比种粮每亩少600元左右。如果算上人力成本,“每亩棉花人力投入得22个工,一个工按50元算,棉农们根本不挣钱。”
此外,种棉还有劳动力缺乏的问题。由于种棉较种粮更加耗工,在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大家更乐意弃棉改粮。“我们家3亩地,种棉花干了一年,也就挣两三千块钱。如果出去打工,这只是一个月的工钱。”张莉说。
正因如此,在棉花收储政策退出之后,如果再没有补贴政策,预计山东棉区将继续萎缩。马俊凯说,若明年仍没有补贴,德州棉花种植面积将下滑至50万至60万亩。
山东宜棉区也需补贴
对于为何将棉花直补试点仅仅局限在新疆,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也许是国家在默认甚至鼓励棉农弃棉种粮,以保证基本口粮供给。
对于山东来说,棉花种植面积虽然大幅下滑,却不可能完全消失,因为山东有大量仅适合种棉花的盐碱地。
张莉即向导报记者抱怨说,虽然她嫌种棉收益低,“但不种棉花种什么?我们这里的水是咸水,种粮食不长。”
夏津县棉办高级农技师李相忠告诉导报记者,张莉所在的宋楼镇栗寨村虽然不是盐碱地,但地下水是咸水,不能用于灌溉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两年当地气候比较湿润,无需灌溉,所以很多棉农也改种粮食了。如果遇到干旱年份,大家还得改回种棉花。”
栗寨村的情况还是好的。李相忠说,“栗寨村在夏津城南,地势较高。夏津城北的地势比城南低3米左右,属于盐碱地,种粮食完全不长,他们改种粮食的成本就更大了。”
马俊凯对导报记者表示,除了德州夏津,东营、滨州等地都有大量的滩涂、盐碱地,那里只适合种植棉花,很难改种粮食。因此,他呼吁将这些地区也纳入种棉直补范围。“今年只是试点的第一年,希望明年能将山东这些地区纳入补贴范围。那样既能提高农民收入,也能使山东的棉花产量稳定在一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