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春季调研行中,国储棉出库难问题成为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记者了解情况后,采访了河南、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地的棉纺织企业,从他们口中得知,国储棉出库除了要缴纳规定的45元/吨的出库费外,多少都会再给点额外的费用。各地区的仓库额外费用不同,棉花仓库在管理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仓库乱收费情况较为严重,管理混乱,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困扰,而有些地区的棉花仓库管理、操作正规,服务周到、热情,让棉纺企业连连称赞。
为什么同是国储棉棉花仓库,却存在这么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使乱收费现象这么普遍?而企业在这当中又受到了什么损失?记者采访了多家棉纺织企业,希望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额外交费已成不成文规定
众所周知,我国的棉花收储政策已经实施3年,三年来,市场上可流通的棉花资源越来越少,国内棉花资源几乎都被收入了国储棉仓库,加上我国现行的进口棉花配额管理制度,可以说,棉纺织企业要想用棉花,拍储国储棉是主要渠道。而在棉花出库过程中,用棉企业被国储棉仓库“刁难”,成为企业十分头疼的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储棉出库时,仓库变相多收额外费用已经成为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在中纺联的棉花小组调研中,河南某些地区的棉纺织企业反映比较强烈,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地的棉纺织企业,不少企业都反映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江西某位棉纺织企业负责人笑笑说:“这个太正常了,全国各地都有,企业也都习惯了。”
河南某棉纺织企业原料负责人表示,企业每次提取国储棉,除了要缴纳规定的45元/吨的出库费外,还要缴纳30元/吨的“倒垛费”,否则棉花要拖上好久才能从仓库运出来。该企业原料负责人表示,企业去年用棉量并不多,每年用于棉花出库的额外费用差不多有七八万元,除了要额外交“倒垛费”,企业还要时不时给棉花仓库塞红包,以保证每次棉花顺利及时出库。虽然对某些棉纺织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来说几万元并不多,但是在目前纺织行业整体困难的情况下,纺纱企业每吨纱的利润也就几百元,这些额外费用无疑又占掉了一块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
河南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当地,棉花运输出库,企业自己找的车队例如是每车每趟100元,那么用棉花仓库定的车队就是每趟130元,但是企业宁愿每趟每车多花30元,也会选择仓库指定的车队,因为如果自己找车运输,仓库人员就开始找各种理由拖延棉花出库,拖太久企业等不了。特别是现在,储备棉投放价格正处在下行趋势,企业不敢多储存棉花,基本上是随买随用,如果拖太久企业更吃不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棉花仓库乱收费名目繁多,“倒垛费”只是其中一种,此外还有加班费、短途运输费,甚至是修路费等名目不同的费用,这些费用数额并不大,多为10元~40元/吨不等,但却仍给企业带来不小的负担。
此外,有些企业习惯走“后门”,先去仓库看棉花质量,看好了以后,再去网上竞拍,把看好的棉花运出来,这种不符合正常流程的企业,肯定是要事先给仓库人员“好处”。
也有管理规范服务热情的仓库
目前,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样乱收费的棉花仓库,但并不代表全国所有的国储棉仓库都乱收费,有些地区的仓库甚至因为管理合理,服务周到,还受到企业的称赞。
江西某用棉企业负责人就夸赞武汉一家国储棉花仓库管理很规范,服务周到热情,企业去提棉花,因不是当地的企业,需要长途运输,仓库很热情关心有没有找到车,没找到的话可以帮忙介绍,价钱都是企业自己谈,国储棉仓库并不插手。
有业内人士说道,仓库乱收费现象虽然普遍,但大多数的国储棉仓库管理都是很正规,毕竟中储棉公司有严格的管理流程,而且乱收额外费用也是中储棉公司明令禁止的。有了解情况的人士表示,棉花乱收费现象严重的多为国储棉代储库,以及个人性质的民营仓库,隶属国家的正规仓库管理相对规范,很少会出现乱收费现象。
监管松懈导致乱收费仓库“肆无忌惮”
是什么原因使得棉花仓库乱收费想象层出不穷呢?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储棉仓库性质、管理水平不一,特别是一些棉花代储库,管理不到位,导致乱收费现象多,还有就是目前国储棉处于“垄断性”地位,企业想要用棉花,就只能到中储棉竞拍,在国储棉仓库去运,这种“垄断”的模式,很容易让国储棉仓库成为规定的制定者,使企业很无奈。
而在企业看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管理的问题,监管不到位,才使乱收费的棉花仓库“肆无忌惮”。有企业表示,曾有多家棉纺织企业聚在一起,讨论该怎么才能改善这种棉花出库难的情况。为此企业曾不止一次给中储棉相关管理部门打电话投诉,而得到的答复总是“我们去派人查查”,然后就没了下文,乱收费的仓库还依然乱收费。
全国各地国储棉棉花仓库、代储库繁多,仓库的性质也不同,特别是一些棉花代储库管理水平参差,加上监管松懈,也就助长了这种乱收费现象的滋生。
资料链接
2013年的5月2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曾下发《关于加强储备棉出库收费管理杜绝乱收费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严格执行储备棉出库收费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乱收费。各承储企业要严格按照中储棉总公司规定的每吨45元的标准收取出库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再向提货企业收取倒垛、加班等费用。不得要求纺织企业使用指定的运输车辆。承储企业收到中储棉下发的《储备棉出库单》排定出库计划,及时通知纺织企业提货。由于承储企业原因不能按时出库的,不得收取超期保管费。纺织企业超过10天不提货的,承储企业要在主营业务信息系统中登记出库,按商品棉保管。
《通知》中明确提出,凡出现该代储库巧立名目乱收费,接到中储棉总公司通知后,仍拒不整改和清退超额度收费的;经查实,该代储库在一个年度内被投诉超过3次的;无故拖延出库等其他违反国家储备棉仓储合同约定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形,出现这三种情况之一的将暂扣该代储库保管费,责成该库清退超额费用;将相关代储库列入黑名单,并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立即将该库储备棉出库,出库后不再作为国家储备棉代储库使用。
同时,《通知》中还明确监管办法,按照“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中储棉监管电话接到纺织企业投诉,将于1个工作日内转到相关监管单位,监管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反馈中储棉总公司储备部。
记者手记
就此国储棉出库乱收费现象,记者曾多次致电中储棉公司河南地区棉花代储库某负责人,但是该负责人以各种理由拒绝了采访。棉纺织企业在谈论该问题也是一副“这很正常”的样子,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小组在提供相关企业名单时也是小心翼翼,只提供了相关人员的电话号码,却不说企业的名字,怕在报道中出现企业名字,会造成企业再去提棉时更加受刁难。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棉花代储仓库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权力?这还得从当前我国棉花买卖模式说起。
买方和卖方在交易时,按常规通常是卖方处于下风,因为买方掏钱,卖方收钱,“顾客就是上帝”,你价钱不合适、东西不喜欢,我就可以不要,选择别家。而对于棉花这种商品目前却完全是卖方享有定价权,国家收储、国家出售,多少钱、卖多少,甚至什么时候卖,都是由国家说了算,也就造成了卖方高于买方的现象。“你要想用棉花,就得从我这里买,否则就没棉可用”,这种垄断性使得棉花买卖双方“上帝”身份互换,顾客处于劣势,那么出现这种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幸好,现在发改委已经明确,新棉花年度不会再继续实施棉花收储政策。那么也就是说,这种“垄断”的买棉模式有望彻底结束,也许到那时,棉花的买方和卖方就可以回归常规模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