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和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的影响,这几年,中国纺织业进入持续低增长的阶段。但德州的恒丰纺织却用五年的时间,把产能从7万纱锭扩大到了到75万锭。
德州恒丰销售经理曹晓玲:“这是汕头一家企业的订单,需要多少100吨40支赛络紧密纺,这是一家青岛企业的订单,需要20吨莫代尔系列纱线,我们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一些小的订单都不接了,做不过来。”
不仅订单多,恒丰产品的卖价也比普通纱线高出20%。底气,就是生产线上这些用国内最先进技术生产的特种纤维纱线。
德州恒丰技术中心经理刘玉庆:“你像我们给日本市场生产的混合纱线,利润都很高。但只有我们有这个技术,也只有我们能拿到这个订单。”
山东是纺织品出口大省,眼下,想在需求不足的国际市场求得一席之地,不仅需要像恒丰纺织这样有新技术支撑,还需要企业从生产车间走向市场前沿。在滨州亚光集团,采集市场信息和研发新产品的桥头堡,就设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家纺区。从这里设计出的产品初稿,能够随时与亚光总部对接,用最短时间内把流行产品推向市场。
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品牌技术中心副主任杜换福:“快速的市场反应,可以让我们生产出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样我们就逐步由被动地接受产品项目、简单地复制样品逐步转为自主开发,自主创新,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塑造,甚至引导市场潮流。”
设计在国外,营销走的也是沃尔玛这样的全球化销售渠道。为了与国际商业巨头的采购系统对接,亚光还拿出7000万元建起了电子物流配送及ERP系统。
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一种产品从生产、入库、运输到进入市场销售,作为供应商的企业与作为销售商的国外客户都能同时掌握动态变化,实现了生产销售信息的共享和对称。”
无论是恒丰纺织的创新发展,还是亚光集团国际化设计和营销,都为山东纺织业在低迷的国际市场环境下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这几年,曾经靠低成本扩张的山东纺织业,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失去。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山东纺织企业要想继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从“成本导向”向“价值导向”“市场导向”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