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关于北京雾霾来源的争论,焦点集中在汽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率上。其实,纺织印染废气污染也不容小觑。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标准委员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龚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採访时说:“纺织印染工业废气也是‘贡献’PM2.5的大户,但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指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纺织印染工业的废气排放标准,标准的缺失使得相关废气处理、监测技术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制订出台纺织印染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加快纺织废气处理和监测技术研发,迫在眉睫。”
纺织印染贡献8.8%VOCs
《2011—2020非常规性控制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与预测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统计我国纺织印染业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佔不同来源VOCs排放总量的8.8%,佔工业过程VOCs排放的30%以上。
VOCs是空气中普遍存在且组成復杂的一类有机污染物的统称,主要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物质,通常情况下这些挥发性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后会直接形成大气污染源。此外,VOCs还可以经过復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颗粒物二次有机气溶胶,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8.8%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倘若能在污染的源头採取一些相关措施,控制纺织印染工业的废气排放,无疑会对环境空气质量带来有效改善。”龚龑指出。
长期以来,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的废气来自于哪些具体的生产工艺或环节是个难以厘清的问题。龚龑带领的科研团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溯源,认为纺织印染工业废气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化纤的纺丝工艺,二是纺织品前处理以及功能性后整理工序。
以黏胶纤维化纤的纺丝工艺为例,需要先将塬材料制成纺丝液,而在制造纺丝液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二硫化碳,所以纺丝加工过程会释放出以硫化氢、二硫化碳、二氧化硫为主的有害气体物质。
热定型机处理是纺织品前处理工艺的重要一环。热定型时,纺织品上的各种染料助剂、涂层助剂都会释放出来,所以最终排气管道口会有大量VOCs(有机挥发物)释放。这些有机气体主要是一些甲醛、多苯类、芳香烃类等有机气体。
纺织品功能性后整理过程中,废气主要来自两个环节。涤纶分散染料的热熔染色工艺中,高温导致一些小分子的染料升华为废气排放出来。棉织物的免烫、阻燃整理都要经过烘焙环节,由于添加了一些化学助剂,烘焙时会出现甲醛等醛类气体和氨气释放的现象。
纺织废气比废水更难监管 亟须专门标准
纺织印染工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污染大户,每年产生大量废水、废气。“每生产一公斤衣服,需要用掉七八公斤化学助剂,由此带来的污染之大可想而知。”龚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早在1992年,我国就发布并实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排放。2012年,国家环保部完成了对该标准的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标准比之前更为严格,同时新增了一些污染物排放限值。
与日趋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形成对比的是,纺织印染废气至今没有专门的排放标准。龚龑介绍,相对于纺织印染行业的特殊性而言,现有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所设定的指标有限,不能完全涵盖纺织废气污染物种类。
“事实上,纺织废气排放比废水更为隐蔽,也更难监管,由于缺乏专门的、针对性的标准,大量纺织废气基本直接经由排气筒或者以无组织形式逸散至大气中。”龚龑坦言。
在业内专家的唿吁下,经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申请,《纺织印染业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被纳入到2013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中。龚龑是该标准项目组负责人。
龚龑认为,出台纺织印染工业废气排放标准,促使纺织企业进行废气污染治理,引导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能有效地控制该行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改善局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加快纺织废气监测、处理技术研发
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台后,如何从技术层面来保障标准落到实处,是龚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针对纺织企业的废气监测主要採用现场採样袋收集,带回实验室测试分析。在龚龑看来,这种空气採集模式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企业废气排放状况,“需要研发在线的废气监测系统,实时反映纺织企业废气排放情况”。
废气排放标准出台后,在标准强有力的约束下,纺织企业势必要加大废气治理技术研发,改进相关生产装备和工艺,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龚龑指出:“目前国内纺织废气治理技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要在考虑纺织企业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加快研发出经济适用性好的废气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