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3年12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放宽棉花收储标准保护棉农利益的函》的公布,郑棉期价日日攀高,其中郑棉主力1405合约期价截至昨日已累计上涨了965元/吨。同一时期,国内现货棉市尤其是长江流域棉市购销两旺,棉价也企稳回升。值得关注的是,政府按20400元/吨敞开收储持续,这让前期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市场所预期的今年政府将在棉市实施直补政策这一影响棉价涨跌的因素销声匿迹。
在去年新棉集中上市季节,针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受天气影响,棉花质量下降的情况,为确保灾区棉农顺利交售,经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政府调整了上述三省国储棉收购标准。
随着政府放宽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收储标准,长江流域棉区籽棉价格开始上涨,棉花收储企业的收购量有所增加。长江期货农产品(行情股吧买卖点)研究员黄尚海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收储标准放宽以后,大部分棉花收储企业加大了收购力度,很多涉棉企业的收购积极性也被带动起来,长江流域棉区乃至国内其他产区籽棉收购价不断上调,当前部分地区籽棉资源已显不足,长江流域质量较好的籽棉收购价已达4.2—4.3元/斤(衣分37%—38%,水分12%),品质较差的籽棉进厂价则在3.1元/斤左右(衣分30%,水分12%).
针对当前棉价的上涨尤其是昨日郑棉期价的大幅拉升,金石期货棉花高级分析师于丽娟认为,在国内外棉市整体供给过剩的格局下,棉价运行的大趋势是振荡下行,郑棉期价之所以逆势而行,主要是政府放宽了收储标准,吸引了买盘资金入场,郑棉主力1405合约持仓量已从去年12月23日的6万多手增加至当前的8万多手。
目前,市场炒作的关键点无疑是郑棉仓单数量与持仓量相差悬殊。据了解,由于持续数年无限量高价收储,导致国内棉市可供流通的高等级棉花数量有限,而适合注册郑棉仓单的棉花数量则更有限,据了解,当前郑棉仓单数量仅有154张(折合3200吨左右)。“不过,从棉市供需面分析,市场炒作较难持续,毕竟国储棉低价抛售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持续拉高的期货棉最终将如断线的风筝回落至市场基本面。此外,今年89.4万吨的1%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已经下发,部分加工贸易型的配额也已下发,预计后期在国内棉花库存庞大的背景下,滑准税配额增发的可能性变小,预计以减持配额发放量及持续发放加工贸易型配额为主的模式将持续。”于丽娟说。
在万达期货棉花产业事业部总经理张闻民看来,政府放宽长江流域部分省份棉花收储标准,以及在棉花产区持续按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敞开收储,对市场的影响已接近尾声,这已经不是决定未来国内棉价走势的主要因素。如果想准确预测未来棉价走势,就一定要拨开飘浮在棉市的收储迷雾,关注直补政策怎么制定、何时公布以及以何种方式实施。
新华社日前公布相关信息显示,我国将取消具有争议的大豆及棉花收储机制,改以直接补贴农户,而棉农直补政策最快于今年3月份出台。消息公布后,国内棉价并没有快速下滑,并且这一利空因素对棉市的影响很快被政府持续高价收储所掩盖。
“近期,多个部委组织棉花专家在新疆等棉花主产区进行市场调研,今年棉花收储改为直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国内棉价的政策水分最终会被挤干。”张闻民分析,当前在广州等地进口的巴基斯坦10支棉纱敞开销售价仅16800元/吨,国内按20400元/吨收储棉花今后肯定行不通了,一旦收储改直补的政策得以制定,实施细则公布,届时国内棉价肯定会经历一个大的去政策化过程,最终国产棉与进口棉价格会趋同,这既有利于棉花产业发展,又有利于棉纺织企业走出困境,也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估计在今年春季棉花种植季节,关于棉花直补的政策会明朗化,涉棉企业和投资者要具有战略投资眼光,要时时关注可能引起棉市格局发生质变的直补政策的相关信息。
于丽娟认为,棉花直补政策如何制定和实施已经成为今年棉市的热点。简单来看,直补政策的实施在稳定棉农收入的同时,可以降低棉纺企业原料成本,减轻国内外棉市价格长期“倒挂”导致的进口冲击压力。与此同时,棉花直补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棉市将从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价格的调控方式开始走向市场调控。
目前,市场上关于棉花直补实施形式的预期主要有三种:一是按种植面积每亩补贴200元左右;二是按产量进行补贴,每公斤棉花补贴0.5—0.8元;三是收储与试点补贴齐头并进,最大限度保障棉农利益。于丽娟认为,无论政府实施何种棉花补贴方式,后期投资者均需要关注棉市的两点变化:一是新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减幅度;二是在直补政策如市场预期那样出台并实施后,国内棉市是否能真正脱离政策的干预而完全市场化,以及如何完成国内外棉市高额价差的回归。从当前棉市发展趋势分析,在国储棉库存高达1000万吨的背景下,国内棉价走弱并向进口棉成本靠拢是必然的,但这一回归过程将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