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在紫荆山路与顺河路交叉口东北角,10多家大大小小的服装道具租赁店铺内,不少顾客正挑选演出服装,一派热闹景象。然而在不少店主看来,这只是表象而已。
“看着好像是生意不错,其实比往年差远了。”一家店铺老板白先生冲着记者摆摆手,继而是苦笑。白先生经营着一家百余平方米的店铺,专业订做、出租礼服、演出服等,至今已有8年有余。他说,今年的经营额相比往年至少要下降三分之一。
为何经营额会突然大幅下降?白先生说,服装租赁市场有着特殊的季节性,淡旺季的经营额相差很大。一年之中,旺季集中在国庆、元旦、春节期间。在往年,前来租赁的消费主力,以大型企事业单位为主,像政府机关、银行、大型国企等是主角。然而往年的这些老主顾今年全都不来了。
白先生说,如今店铺的客户主要是民企,比如房地产企业、物业公司、汽车4S店等,由于当初投资上百万,店内有上万套服装,因此即使想转行也很难,目前生意只能勉力支撑。
白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据他统计,相邻的4家租赁服装的店铺,已在去年和今年年初相继关门,“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记者在附近走访发现,确实有数家服装租赁店铺打出了招租转让的牌子。
另一家租赁服装店铺的老板王先生表示,他今年店铺的经营额至少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今年很多单位都取消了年会、联欢等,年会经济“风光不再”,直接导致服装租赁市场遭遇一场“寒流”。
这股“寒流”,也影响到一些演艺界人士。王勇是省直某单位员工,由于能说会道,加上唱歌水平了得,往年他经常被外聘,业余担任诸多机关单位、企业的主持人,或是登台献唱,收入颇丰。而今年则和往年不一样,机关单位没人请了,下帖邀请的,也主要以民企为主。
生意不好做了,该如何应对?对此,一名开店才几个月的服装租赁老板表示,一方面他会积极开拓客户,并适当降价招揽生意;另一方面则是做出特色,通过为个人量身订制演出服、推出民族服装等来拓展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