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要闻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纺机业:结构调整是主线 自主创新为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4-01-20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

  “十二五”初期,整个纺织工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纺机行业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个主线,以创新升级为推动力实现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结构调整就是对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创新升级主要是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把加强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方式的中心环节,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形成自主技术、标准和品牌,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集聚高度化,构建现代纺织机械织造体系,提高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十二五”初期,纺机行业各项发展取得了快速发展,行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高端装备飞速发展,基础研究稳步推进。

  主营业务好于预期

  研发投入占比提高

  “十二五”初期,纺织机械行业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不到820亿元,2011年,纺织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0.13亿元,同比增长27.07%;资产总额为821.69亿元,同比增长14.86%;实现利润总额为71.43亿元,同比增长33.39%。2012年,纺织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5.90亿元,同比增长5.54%;资产总额为900.27亿元,同比增长10.00%;实现利润总额为72.37亿元,同比增加2.50亿元。

  “十二五”前期,行业每年完成各项科技成果鉴定30多项,累计完成100多项。这些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产品大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甚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仅2012年国产纺织机械重点企业新产品就获得全国各地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5项,地市级成果奖15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36项,地市级成果鉴定9项。

  进入“十二五”以来,纺织机械行业的主要企业加快了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投入。2012年度企业技术开发投入金额占企业当年销售额比例平均为4.7%,比“十一五”期间有所增加。

  继经纬纺机和恒天重工两大纺织机械集团之后,2012年纺织机械行业又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分别是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分中心)、青岛东佳纺机有限公司和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使纺织机械行业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5家。

  基础研究稳步推进

  技术提升传统工业

  “十二五”前期,行业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科学研究、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与两化融合等方面。

  产业基础科学研究。以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牵头的、面向大型飞机、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航空航天重大科技专项的“碳纤维多层织造装备及技术研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正在进行。该项目将突破制约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两用复合材料骨架编织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机及技术、多层角联机织装备及技术和立体管状织造装备及技术,填补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领域多层织造装备的空白,实现碳纤维多轴向织物、多层厚重织物、立体仿形织物、管状多层织物等新型复合材料骨架的机械化、自动化、批量化生产。

  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纺织机械制造企业采用数控技术、网络技术、视觉技术等前沿技术,有效改进了传统纺织工业的生产水平。成功开发了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柔性化的生产线,试点研发了“无人化、少人化”成套流程工艺装备,在提高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节能减排,解决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问题方面作出了贡献。近两年,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成功研发了量大面广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纺纱关键设备、棉纺万锭示范生产线、具有节能、环保、减排、绿色生产新技术的印染设备,环保型差别化纤维及其非织造布成套生产设备等设备。

  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与两化融合。随着数控技术在纺织机械上的广泛应用,纺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高,两化融合的进程将加快。近年来纺织机械数控装备与技术发展很快,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底层基础生产数据。新型纺织成套设备配备了数据接口,可以为生产管理者提供实时生产数据。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的行业标准FZ/T 90108-2010——《棉纺设备网络管理通信接口和规范》,拉开了纺织机械进入数字化时代的序幕。

  高端装备飞速发展

  七类设备均有突破

  “十二五”初期,高端纺织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飞速,主要体现在化纤机械、棉纺机械、针织机械、非织造布机械等七大类设备方面。

  化纤机械

  日产60吨连续固相聚合和高性能涤纶工业丝成套设备项目研制成功。大容量聚酰胺6聚合及锦纶长丝细旦纤维装备研制获得成功。万吨级聚苯硫醚短纤成套设备已完成设计,2013年投产试运行。百吨级T700、T800碳纤维装备投入生产运行,为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干、湿法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成套装备已研发成功,湿法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成套装备实现产业化运行。用于高档印刷网的涤纶细旦单丝(一步法)成套设备与技术进入中试阶段。32纺位千吨级纤维素纤维中试成套装备与工艺技术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采用进口与国产技术相结合的万吨级工业化纤维素纤维成套装备已完成安装,进入调试阶段;纤维素纤维成套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成功,将改变粘胶生产污染重的状态,使粘胶生产进入绿色环保的时代。

  棉纺机械

  新型纺纱设备项目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全自动集体落纱细纱长机已经提前完成目标,2012年、2013年销售总锭数均超过短车,标志着细纱长机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效果已经得到大多数用户认可。棉精梳机技术进步明显,正常生产速度已达到400钳次/分以上,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在节能降耗、变速梳理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自动粗纱机及粗细联系统的关键技术,如粗纱全自动集体落纱及自动生头、空满管交换系统、输送系统中不同品种的管纱识别、自动化控制精度、运行可靠性等取得突破,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其他项目正在有条不紊推进,预计到2015年大部分项目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织造与准备机械

  目前国产500转/分钟以上的机电一体化剑杆织机已经实现产业化,实际应用车速可达520转/分钟~580转/分钟,大多数织机融入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使不同功能产品进行同机型切换。高速毛巾剑杆织机已产业化应用,并有部分出口。国内研制的双层剑杆绒织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性价比优势,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标的要求。

  针织机械

  电脑提花圆纬机电子控制技术应用更广泛,电脑调线圆纬机实现将编织工艺和电脑软、硬件控制相结合,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国产高档无缝内衣机的技术指标已接近或基本达到了国外产品的先进水平。电脑横机生产企业纷纷推出了单机头3系统或4系统的电脑横机,与传统的多级电子选针截然不同的、单级电子选针和特殊的选针挺针片设计的电脑横机已经面世并批量生产。用于编织产业用织物的国产多轴向经编机开发成功,国产产业用经编机在机器的制造和电子控制技术上取得突破。

  非织造布机械

  纺熔复合非织造布设备实现了多层连续复合式生产和4~5模头的多头纺熔复合非织造布生产。多头纺熔复合非织造布设备及工艺技术获2012年度纺织之光科技二等奖。采用纺粘、针刺技术生产聚苯硫醚(PPS)非织造布的成套设备已研制成功。节能的高压水刺机已用于木浆复合生产线中,生产速度可达100米/分以上。幅宽为2.5米的节能高效木浆水刺复合生产线采用了新型节能水刺技术、高效节能烘燥技术和零排放水处理技术和在线检测与工艺参数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多纤维成网复合。自匀均压双辊热轧机已配置在高速纺熔复合生产线上。

  印染机械

  近几年,印染工艺参数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发展很快,已经研发出可以覆盖全流程的监控系统,可以检测温度、液位、速度、张力、湿度、含潮率、门幅、碱液浓度、pH值、对花精度、纬密/纬斜、疵点等多种工艺参数,并且可以对部分参数进行闭环控制。新型高档织物多功能整理设备、超声波水洗机已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运行。连续机织物前处理设备和连续染色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制造质量有所提高,制造商为用户提供了数据交换接口,使设备具有数据传输功能。新印染生产线上已经配备国产在线检测与控制设备和废水回用与余热回收设备。针织物连续处理设备产品已经研发成功。

  主要纺机专件与器材

  专件器材制造企业通过与大学以及国外专家的合作,开发了具有较好纺纱性能的SP镀覆钢丝圈、NT纳米钢丝圈、MP特殊处理钢丝圈,以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BC型下支撑锥面钢领钢丝圈。

  一些专件、器材企业采用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使专件、器材的润滑性、耐磨性、表面光洁度有了较大提高,而且摒弃了污染严重的电镀工序,实现了真正的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