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喜欢外国商品。不论是服装,运动鞋、汽车、电视、手机、化妆品抑或是尿布,调查结果都是外国品牌占优势。
中国民众相信外国品牌不会偷工减料,而且与本土品牌相比有更加深厚的品牌传统。
随着中国民众愈发中产化并且在非必需品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多,中国面临着一个问题:民众购买的外国商品越多,就有越多的中国发展成果流入其他国家的企业主手中,相应地,中国企业的利润水平就越低,可再投入行业创新及技术研发的资金规模也就越小。
但消费品领域的品牌建设仍然非常重要——品牌具有知识产权和商誉,这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以及更大的利润规模。
国内服装品牌,许多铺面挂的都是英文招牌,但店内服装的品牌名称却令人陌生。“I’m David”销售的是城市休闲服装,“Scofield”旨在打造一股英伦风,“Mind Bridge”和“Gather Jewels”走的都是常青藤联盟预科学校的学生风格。
这些品牌看起来或许像模像样,但它们很难与优衣库(Uniqlo)、Zara以及H&M抗衡,这三大外资品牌在附近都有自己的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