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商会抱团办自己的卖场
“南昌服装行业协会其实1998年就成立了,但那时都以国有企业为发起人,13年间大多数企业改制或倒闭,商会已有名无实。”副会长雎振告诉记者,2009年,他们几个做国内品牌服装的70后、80后创业者聚在一起商讨发展之路,由于经历相似,大家一拍即合,希望成立商会抱团发展,寻回本土服装的话语权。
“接过商会,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资源,办自己的卖场。具体的操作模式是以商会为整体租赁卖场,注册‘泽联’商标,再将店铺以低价分租给会员。商会核心成员出资组建商业运营公司,负责卖场整体管理。”副会长熊俊说。
今年4月28日,商会泽联汇卖场在南昌市上海路落地,进行了首次尝试。看到泽联汇免去直营店的远程管理成本,且场地租金是整体洽谈,分租的租金能比单个企业去洽谈的市场价低一半。部分会员企业既是商户经营者,又是商会公司的股东,不少企业被吸引加入商会,会员一下从接手之初的100多家增加到了300多家。
建销售渠道培育企业品牌意识
江西服企始终没有孕育出品牌,跟政府的引导有关,更主要的在于企业家的品牌意识不够。
“纺织服装产业是南昌的传统产业,纺织服企就有3000多家,而青山湖区就有1000多家,知名品牌却还是零。而邻省的湖南和安徽产业基础不及我们,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众多品牌。”胡俊华注意到,江西省服企多是贴牌加工,以量取胜,每件衣服赚几毛钱或几分钱,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这些企业受制于国外订单减少和汇率变动,倒掉了一大批。而事实上,做品牌的附加值和利润,会远远高于生产型企业。企业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做品牌有库存、品牌运营和拓展市场的压力,而贴牌生产是一次性投入,只要接单就行。这也是江西省一些企业年产值虽能达到数十亿元,却没有自己品牌的缘故。
此外,江西省服装企业对设计、创意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够。江西服装学校每年都向外省输出很多人才,包括很多服装品牌的设计总监。“他们不是不想留在江西,而是江西多是纯加工的服企,没有品牌,不需要创意设计。没有创意设计意识,是江西省打造服装品牌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熊俊说。
商会调研后发现,打造品牌需要开拓市场,不光靠广告,更要靠销售渠道。要建立低成本、快速扩张的销售渠道,让这些本土企业的服装在全省乃至全国四面开花。一番商议后,商会达成了共识,计划将泽联汇模式在江西省的地市县进行复制,以全面铺开。“这样的话,我们本土的企业就有了展示服装的平台和渠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品牌的效果才能慢慢深入人心。”
雎振说,第二家泽联汇近期将在婺源步行街开业,目前他们已在与宜丰方面洽谈,计划将第三家泽联汇落户当地。
“在创业设计方面,政府也非常关注。江西省拟在南昌打造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胡俊华称,这是形成良好的创意氛围、推动纺织服装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契机。商会9月下旬借助“东风”,前往深圳大浪镇学习先进经验,筹建南昌市服饰品牌创意产业服务平台,并于年底举办一次高端的服装创意论坛,邀请国内外嘉宾为江西省服装创意产业把脉建言。同时,举办“时装周”、服装节,引导和推动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向高设计含量、高附加值的时尚创意型产业转型发展。
产销互通培植行业发展壮大
江西省的本土品牌要做大,还需要将服装纺织产业链条中的生产与批发、零售对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
商会统计发现,光其300多家会员单位,对冬季羽绒服单类服饰的需要每年就达10亿元。而这些订单都“走”到了江苏、广东,为何不拿给共青城?既扶持江西省的服装生产企业,又节省销售企业物流、仓储成本。
“因为信息不互通,服装销售和生产企业完全脱节。”雎振说,只有加强行业信息互通,销售和生产互为良性循环,行业才能发展壮大,本土品牌才可能应运而生。
为凝聚江西省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力量,9月13日,在南昌市服装行业商会的基础上组建的省中小企业协会纺织服装产业委员会成立,吸纳了江西省各地200多户信誉和经营业绩好、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会员企业。商会将通过这个平台加强企业之间信息对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企业要发展壮大,融资是难题,特别是小而散的纺织服装企业。”胡俊华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已经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机构,商会又启动了一个新的构想:计划成立行业性金融机构,推出“订单质押贷款”等专门为纺织服装企业量身定做的贷款模式,解决整个行业的融资困境。
“我们服装企业千万不能等、要、靠,遇到困境需抱团一起想办法。”商会多位负责人表示,要让江西服装品牌实现零的突破,就必须消除之前的种种积弊,这其中难度肯定很大,但我们服装人始终在摸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