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专家发明了一种可降解纱线,可用于缝伤口或向患者身体给药,在生物医药领域前景广阔。
该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鸣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究发现,放置在碱性水中的单体小分子,可通过自我聚合成非常柔软、强韧且可降解的纱线。
据悉,超分子纳米管在碱性水中自发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便可提供一个简单又低成本的聚合物生成替代方案。
刘鸣华教授表示,这种丝线不同于普通的衣物织物,因为它可以具有生物可溶性以及可降解性。所以,初步构想是将成果其运用到生物医药领域,比如用于缝伤口的丝线、给药,或是用于促进细胞生长。刘教授说:“一般来说,高分子聚合物比较普遍,但我们研究的特点是将小分子,通过共价键链接,聚合成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并且可降解的材料。”
刘鸣华教授还表示,该研究或许还可以作为神经修复。在人体的神经细胞轴突里,微小的管道通过聚合成长纤维来发挥功效,这和小分子自我聚合成的纱线具有类似的架构。一旦生物组织开始生长,这个超分子网络便能够自行拆除。(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