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封其都一直“坐镇”一线,在位于苏溪工业园区内的项目工地负责华鼎三厂的工程设计、土木建筑、设备安装等工作。
正在建设中的华鼎三厂,是一家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机器化的生产单位。这里,即将从德国引进一条价值1亿元的自动化信息化生产线。
“按照最初的建厂计划,华鼎三厂将雇用1200至1500名职工。”封其都说,“引进该套设备后,工厂减少一半用工量,只需要600余人。”从原料到纺丝、卷绕自动落筒、在线检测、自动包装、自动入库、智能仓储等,丝饼处理将实现全程自动化,大步推进了“机器换人”工程。
减少占地、提高产能,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化解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各种因素,是“华鼎锦纶”主动开展“机器换人”的主要原因。封其都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目前每人每年平均5万元的工资计算,设备投入的这1个亿,大概在4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机器换人’不仅是现代企业成功的策略,更是一种发展战略。”封其都说。
“机器换人”给“华鼎锦纶”带来的一大好处,将是提高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水平。从原料自动输送到纺丝、卷绕、包装、仓储等每一道工序,都可以实现计算机在线动态化管理;每一个产品品种和每一只丝饼的批号、等级、位置等信息都可在电脑上随时查阅;原料和在制品、半成品、成品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指令进行生产分配和加工安排;与企业的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相连后,可实现生产计划和生产指令下达、执行等在线操作。
与此同时,从卷绕开始到出厂,丝饼与人不相互接触,减少因人手触碰而导致的毛丝、断丝、油污等疵点,提高等级率达2%以上,产品内在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在锦纶和化纤长丝行业,“华鼎锦纶”引进的该套生产线,其自动化信息化功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我们计划将在2015年上半年全线投入生产。”封其都说,届时自动化信息化生产线每天可处理丝饼数达6万只,自动包装和自动存取仓储丝饼数每日达3万只,该套设备的处理能力有望实现全球锦纶行业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