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在车展上分发传单
7月,有“火炉”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每天的平均气温都在36摄氏度左右。正午时分,马路上滚滚热浪袭人,大二学生曾文的脸蛋被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得可以拧出水来。但她还是坚持把手中的传单发完,7个小时下来,回到闷热的寝室,曾文一头栽在床上,再也不想起来啦。
这是曾文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按约定,每天发7小时传单,每小时10元。上岗一周,她不但没有领到一分钱工资,反而倒贴了不少花销。
和曾文一样,这个假期,又一批年轻的大学生们开始了自己求职的必修课—暑期实习。然而,夹杂着“欢笑与汗水”的实习到底是日后求职简历上浓重的一笔,还是取舍两难的又一座“围城”?
实习:大学一堂“必修课”
6月的一个午后,本该坐在专业课教室内的张雯却请了假,为的是参加一家门户网站为招收实习生而举行的专场笔试。张雯是北京某高校新闻系的研一学生,虽然找工作离她还很“遥远”,但今年就业形势让她对未来的求职前景并不乐观,因此,利用假期实习对她而言非常关键。
笔试下午两点半开始,提前三十分钟到达考场的张雯,却发现可以容纳300多人的教室已经座无虚席。“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考场,里面有很多名牌大学研一、研二的学生。”张雯告诉记者,如今,实习已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身边的同学几乎每逢寒暑假,都会去找一份实习工作。“了解社会、积累工作经验,让自己不再是白纸一张。”张雯说。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相比之下,招聘岗位却比往年有所下降。正当众多应届毕业生受困于“史上最难就业季”时,武汉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小娟早已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开始办理入职手续。小娟告诉记者,求职的幸运与她长达一年的实习密不可分。
去年暑假,为了获得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实习机会,小娟陆陆续续投了十几次简历。“我的专业方向和公司业务相近,如果能够在这家公司实习,毕业后可能有机会留下来。”然而,小娟迟迟没有得到回音,焦急的她接连向公司打电话、向官方微博发私信询问。锲而不舍地坚持,终于让她赢得了参加实习笔试的机会。
经过层层考核,小娟最终进入这家公司实习。早出晚归,打杂跑腿,整整一年的实习,她都干了个遍。最终,公司看中她的踏实肯干,将她聘用了。
近日,人人校招网发布的《2013大学生实习反馈调研报告》显示,通过实习转正是当下大学生获取工作机会的渠道之一,超过九成的大学生认为实习能够帮助积累社会经验,对就业有较大的帮助。超五成大学生可通过实习转正。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增加自己简历的含金量,实习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不少用人单位也把实习经历当成评价毕业生的“硬杠杠”,这让原本就相对有限的实习岗位面临着不亚于求职的激烈竞争。
待遇低、常打杂,实习生成“廉价劳动力”
实习虽然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成功率,但实习的过程却远不似看上去那样美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实习现状不满意,报酬少、甚至零报酬,实习像打杂,成为困扰大学实习生的几大问题。
人人校招网调查显示,43.2%的大学生认为,实习中最大的困扰源于用人单位支付薪酬过少。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12实习生调研报告》也显示,73%的实习生对低工资、甚至“零工资”难容忍。
“常常是顾不上吃早饭就要赶公交车”。在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陈晓雪看来,自己的实习生活只有“辛苦”二字。在湖北良品铺子信息技术中心实习的陈晓雪,最初给自己这段实习定的目标是:锻炼、虚心求教、积极、热情,满载着正能量的词汇,一如她脸上青春洋溢的笑容。
然而,1500元的实习工资,让她囊中羞涩:工资太低,连交通费和吃饭都不够,还需要家里补贴。加上武汉夏季闷热潮湿,每天还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她说,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每天都在蒸桑拿,人也晒黑了一圈,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其实,陈晓雪在众多实习生中已算得上“高收入”,不少毕业生依旧面临着实习时的低薪,甚至“零薪酬”情况。海口经济学院的祝正辉就对此大倒苦水。“公司一个月给300元饭补,200元车补,开发出好的软件产品偶尔会有奖励,剩下就什么都没有了。”祝正辉说,不少同学实习不仅没有工资,连补助都没有。
更有甚者,一些实习单位不仅不给报酬,还需要实习生“搭钱”。小蔡是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大二学生。今年7月初,她通过介绍,前往武汉一家都市报实习。小蔡告诉记者,如今媒体单位收取“实习费”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而很多单位不仅没有实习报酬,甚至是交钱都挤不进去。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新闻单位确实会以“手续费”“出入证工本费”等名义向实习生收费,大约100元,实习结束后一般不退还。“实习生大量集中涌入,想要出入自由当然得办证,再说100元也不是大数,学生也不会计较。”一位媒体从业人员告诉记者。
除了低薪酬,工作内容琐碎、缺乏指导也困扰着很多实习生。
“有些实习工作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学酒店管理的小杨大三时找了家星级酒店实习。面试时管理人员表示,实习岗位是酒店客服经理的助理。
但小杨进入实习岗位后洗了一个月的杯子,直到实习期结束都没有得到任何指导,仿佛是被忽悠来当“苦力”的。小杨认为,社会舆论提醒学生不要眼高手低,但是这样简单的重复劳动实在没有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
时间短、上手慢,企业冷对实习生
记者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对招聘实习生同样感到纠结。一家企业人事专员明确表示,公司不愿意招实习生。“岗位技术性比较强,连产品前沿都得熟悉,实习生掌握技术要领至少得花上一两个月,刚学会就走人了,何苦费这力气?”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表示,之前公司招来的实习生,有的工作没几天,就招呼都不打,直接玩失踪;有的虽然给了定岗,但是工作起来漫不经心,让产品质量都受到了影响。“关键是这些实习生对实习岗位不珍惜。”他说。
记者采访了多位企业负责人,他们表示,接纳学生实习不仅“性价比”低,而且常有“负回报”。
多位企业负责人反映,现在大学生实习时间短,没有吃苦精神,操作能力也不好,企业需要派正式员工手把手地带,可最后也不一定能留下人。“忙的时候我们就不接受实习生了,免得添乱。”一家上市企业的老总说,“与其花时间和精力指导实习生干活,还不如我自己动手。”
同时,出于安全考虑,企业不愿让学生去生产一线。这一现象在工科类专业的实习中尤为明显。“暑期实习生一旦出了事,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白费,还会对企业名誉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图什么呢?”杭州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坦言。
另外,近年来实习生实习期间“晒薪”“曝光内部消息”等案例频出,使得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同行竞争等方面顾虑重重。越是高科技企业,越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一位高新企业负责人说,即使不担心泄露机密,我也没有义务为竞争对手培养人。
找实习单位也得托“关系”
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让实习的门槛也不断提高。采访中,近半数学生坦言,如今“找实习单位,也要托关系。”华中农业大学、找工作而无法实习,一些学生不惜冒险上网购买假实习证明,而一些网站为了迎合这部分学生,甚至公开出售实习证明。
记者在百度输入“代开实习证明”,相关搜索结果超过六百万个,而在淘宝网搜索“代开实习证明”,竟出现了32件“宝贝”。相关商品备注多为“为在校大学生开具实习证明、证明盖章、暑期实习报告”等,价格也是从15元到400元不等。
记者随后与一家近期成交52份实习鉴定的网店店主联系,对方自称可代写各种实习报告,并称学校对学生是否真有实习经历并不关心,只要报告上有单位盖的章就可以了,而他们提供的公章有正规公司可以查询,保证看不出是假的。有的店主甚至直接叫卖各类单位的公章,声称只要提供素材,便能刻出一模一样的。
赵匀(化名)是武汉一所省属高校的研究生,他坦言,本科时他交给学校的实习证明就是在网上买的。“实习要算在学分里的,没有这项学分,毕业会很麻烦。”赵匀说,当时他正忙着复习考研,根本没时间也没心思找地方实习,他认为,买一份实习鉴定对当时的他而言是最好的办法。
针对网购实习证明现象,武昌某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说,社会实习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彩排”,造假会使学生的诚信度和实践能力打折扣。他说,为自己增加实践机会,脚踏实地地锻炼更有利于今后的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