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从0分做到10分难,还是从1分做到10分难?这道题摆在张槎针织行业面前时,答案变得诡异。比如,在张槎大力发展的各类园区中,有一些行业是全新引进的,但一开始就引进了行业内位于龙头的企业,虽然从0做起,但是发展迅速。与之相较,张槎针织业曾经顶着中国针织名镇的头衔,可以说是从6分做起,却貌似与10分保持着难以企及的距离。
上周,聚焦佛山针织行业转型之痛的“溢达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一名长期研究佛山产业发展的观察员提出:“张槎针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都有重要影响力,却不能像佛山的家电、照明行业那样产生行业龙头,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禅城区富利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招英杉认为,针织行业之所以无法产生龙头企业,和针织行业自身的性质有关,“针织企业只负责加工环节,从上游棉纱厂购买棉纱进行加工后,再供应给制衣厂,没有企业想过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然则,张槎针织的龙头企业应该从哪来?从现有企业来看,缺乏可以扶持和做大做强的样本,因为现有企业没有一家具备掌控或者部分掌控上下游的能力,受成本的牵制越多,就越难掌握行业的话语权,也就越难以实现自创品牌。针织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的扶持很难像南海“北斗星”计划,或者顺德扶持民企的计划那样帮助针织企业做大做强。相反,正如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江辉所说,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目前的趋势是加工区域的转型:一方面,距离长三角和珠三角较近的苏北、粤北、赣南等地,已成为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目的地;另一方面,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走出去”,在东南亚、南亚等劳动力低廉国家设厂。对于张槎针织来说,或许“走出去”更合适。
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引入龙头企业的方式来带动本土针织企业做大做强呢?似乎也困难,禅城作为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很有限,而针织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生产车间和员工生活空间,以单位面积产出来衡量,显然其他许多行业都比针织更具引入价值。
因此,现阶段应该客观地评估针织行业,产城之间本来就是互动关系,合则共生,否则谋变,今天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张槎针织行业,绝不能意气用事,也不要动辄与另一传统产业——陶瓷相比较,而是确需审慎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