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农业部2013年棉花实播面积较3月预测值增长2.2%(业内预期增长3%)、中国国储棉竞卖成交比例明显上升(2011年度进口棉轮出加速)和国内买家对港口45-50万吨保税棉采购兴趣冷淡、ICE盘面仓单高位施压等利空影响,ICE进入多空僵持阶段,主力12月合约在83-85美分振荡。
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棉花消费市场恢复过程比较漫长的打压下,短线主力或破82美分甚至80美分,但进入8月份以后在美棉2013年产量或低于300万吨、美国经济数据相对乐观、中国9月份将继续执行收储政策以及部分棉区出现天气灾害等等利多的支撑下,ICE主力将逐步收复83美分、85美分乃至90美分。
一些青岛贸易商反映,港口保税棉的长度偏低、短绒含量高,再加上马值偏小以及有配额的大中型棉纺厂短期集中竞买国储棉补充原料库存(主要是2011年进口棉和2012年新疆棉),进口配额要用在“刀刃”上(含已经发放到手的配额和根据需要6、7月份竞拍国储棉数量而折算的能申请到的进口配额数量),当前要么询价下单11月份以后装运的美棉、澳棉或印度棉;要么等到8、9月份国内棉花供应“青黄不接”的情况下采购保税棉,以渡过难关,因此外商和部分大型进口商除了大力销售已经抵港或7月份计划抵港的高等级澳棉外,就是拜访大中型客户,采用ON-CALL或直接基差定价的方式销售11月份及以后船期的印度棉、美棉、西非棉。某贸易商表示,目前中国主港成交的主要是2013年度澳棉和2012年度的西非棉,原因是2012年度西非棉在长度、短绒含量以及可纺性等方面要强于保税的美棉、印度棉。
一些外商分析,由于目前除了印度棉S-6的CIF报价跌破90美分外,大部分外棉保税现货的报价仍在90美分以上(除少量的特殊报盘外),将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的转让价格计算在内,外棉在价格上几乎没有多少优势,因此截至目前买卖双方的心理预期价差仍在2美分/磅以上,一旦包括EMOT、西非棉等报价整体砸破90美分,印度棉S-6下破86美分,那么将有较大的买盘进入,因为即使采用缴纳40%全额关税清关进口,棉花成本也低于2013年收储价格20400元/吨,进口企业风险处于相对可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