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山东滨州市农机局了解到,全国麦棉轮作机械化示范项目建设迎来首个“收获季”。6月13日,记者在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了解到,因为地碱过去少有种过小麦的棉田里,耐盐碱小麦品种——小偃81首次获得亩产328.1公斤的好收成,标志着麦棉轮作机械化麦季的示范取得成功。
据项目区负责人张汝和介绍,这片棉田土壤含盐量千分之三,因为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过去只种植棉花。去年农机农艺技术示范区在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后,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选育的耐盐碱小麦品种——小偃81等小麦新品种,并种植1000亩。近日,经过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测产,小偃81单产达到328.1公斤。小麦收获后,直播中棉所喻树迅院士培育的短季节棉中棉50,1公斤中棉64新品种将在示范区试种。同时开展了一部分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对比试验,实现小麦棉花一年两熟轮作种植,探索麦棉轮作机械化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麦棉轮作机械化示范推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麦棉轮作可使棉区由棉花一年一熟变为棉花、小麦轮作一年两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麦棉轮作较好地解决了棉区粮棉争地矛盾,在稳定棉花种植面积的同时,可有效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实行麦棉轮作,棉花播种不再采用地膜覆盖,减少了残膜对土壤的危害,有利于保护土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