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要闻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如果没有PX世界上一半的人将没有裤子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06-18

如果没有PX世界上一半的人将没有裤子穿

当PX这个词进入公众视线的时候,我们摇摇头,又是一个单看字母认识、组合在一起很陌生的东西。直到一波又一波的人们为了拒绝它而走上街头,我们终于对它发生了兴趣: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非要生产它?我们是如何依赖着它?

没有PX,世界上一半的人将没有裤子穿

在淘宝天猫商城的哥弟官方旗舰店里,一款今夏新款的豹纹蕾丝拼接短袖连衣裙挂在醒目位置。这条漂亮的黄色连衣裙的面料中,聚酯纤维占96%,其余的4%是氨纶。在这个品牌的其他裙装中,聚酯纤维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材质。

聚酯纤维也就是“涤纶”,是目前中国纺织服装界最常见的面料之一。PX,则是制造涤纶的上游原料。

PX,中文名称“对二甲苯(para-xylene)”,是苯的衍生物,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中“P”是“para”的缩写,意为“对位”。PX本身并不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据说有芳香气味。它与最终摆放在我们衣柜里的涤纶衣裙的关系是这样的:以PX为原料制成精对苯二甲酸(PTA),再以PTA为原料制成聚酯(PET),再将聚酯制成聚酯纤维也即涤纶,最终变成时尚服饰,还有床单、窗帘这样的纺织品。作为最受欢迎的化纤品种,涤纶的产量在中国已经占到化纤总产量的80%以上。

其实,PX并不神秘,也不陌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人就已经几乎人手一件PX制品了——就是当时风靡一时的“的确良”。的确良是涤纶的旧译,因为美国人把涤纶称为“达克纶”(DACRON),当它最初在香港市场上出现时,人们就根据广东话把它音译为“的确良”这个家喻户晓的名称了。

除了涤纶,经过不同的化工流程,PX最终还能制成N多东西。比如人们手里拿的饮料瓶,家里用的家电外壳,电脑用的磁卡光盘,以及树脂、染料、香料、农药、医药、杀虫剂、油墨、粘合剂和汽油等等。汽油中的PX含量高达6%-10%,是汽油高性能抗爆性的重要组分。

与此同时,PX本身也是一种化工产品,它是从石油炼化项目中产生的芳烃类产品。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被化学工业创造出来的各种新物质所包围,没有这些新物质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说,从1900年到2000年的100年间,化工领域合成或者分离出来的物质从55万种增加到2340万种,日常的衣食住行已经完全与化工业融为一体。

没有PX的世界是什么样?有人说,没有PX,世界上一半的人将没有裤子穿。

既然PX如此神通广大,那么在中国,依赖PX的行业主要有哪些?PX主要用于制造聚酯产品,其中绝大部分聚酯被用于制造涤纶,并最终进入纺织服装业,另一部分聚酯则主要被用于制造饮料瓶等包装产品。从全球范围看也是如此,PX的年产量大约3000多万吨,其中98%左右被用于聚酯产品的生产。所以,中国的涤纶工业、服装纺织业对PX的依赖程度最高。

由于地少人多、棉花产量不足的国情,化纤产业在中国极为发达。在人们的生活中,化纤成为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的替代品,并随着工艺的发展、舒适度的提高而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涤纶,无疑是化纤中的“王者”。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涤纶的产量超过3000万吨,约占化纤总量的8成,同时占到世界涤纶总产量的7成以上。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品种,涤纶都远高于其他化纤制品,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涤纶生产国。

这一切,使得中国每年对聚酯的需求以接近30%的速度递增。但作为原料的PX、PTA(精对二甲苯酸)等产品的生产速度却远远落后于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缺口。前几年,中国甚至需要从十多个国家进口PX。

原因在于,PX的上游原料是石油,而中国石油供应有限,而且PX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配套条件要求也很高,需要过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国家对PX的准入门槛要求很高,导致了供需矛盾。

到了2010年,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PX生产国,但同时仍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国,依旧需要大量进口PX。据统计,中国的PX产能占到全球20%左右,消费量则占到全球约30%。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介绍,截至目前,中国PX年产能约为880万吨,而去年进口高达近630万吨,占到总需求量的4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亚洲是PX的主要产区,除中国外,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是PX生产大国,除了满足其本国需求,日韩两国富余的PX基本全部销往中国,占了中国进口PX的绝大部分。

业内专家认为,PX的大量进口提升了成本,已经影响到了下游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中国不继续增加PX产量,2015年,PX的进口量可能飙升至1300万吨,巨大的缺口将成为制约下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如果PX继续依赖进口,“就像跟澳大利亚买铁矿石一样,它有定价权,你买他就要涨,就逼得你后面没有利润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说。

在用“事实”来争取民意方面,PX“沟通”并不成熟

然而,要增加PX产能,就不得不面对与民意越来越艰难的博弈。厦门、大连、宁波、成都、昆明,PX项目形象地被业内人士比喻成“击鼓传花”,一路走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现代工业发展数十年,一夕之间,PX项目成了一个“发展”与“民意”之间博弈的特殊例证:企业界乃至学界都力辩“PX无罪”,而民意仍然执著而澎湃地坚持“有罪推定”,双方的对话仿佛进行在平行空间,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可以看到,在PX项目昆明受阻的事件中,项目推动方在面对反对声音时的一些明显进步:昆明市政府、中石油和云天化三方联合召开发布会说明项目情况;昆明市长李文荣开微博回应网民诉求;知名专家接受媒体采访讲解专业情况。但奇怪的是,来自民间的质疑声浪仍然高涨。

这与污染严重程度前所未有、民众对污染担心有关,也与大企业公信力日渐薄弱、民众权利诉求日益强烈有关。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在多年的工业发展中,利益各方的旧有博弈模式已难以为继,急需一种新模式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新模式里,民众期待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建立反馈机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求项目推动方“用事实说话”。单纯停留在口头承诺上的发布会、听证会,已经无法说服民众接受以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现代工业项目,尤其是化工项目。

在用“事实”来争取民众支持方面,一些国际工业企业的做法已经相当成熟。金涌举例说,可口可乐公司在厂房上面做了一个玻璃管道,邀请市民和孩子到公司里参观。孩子可以从玻璃管道中跑来跑去,既看到整个生产过程,又玩得很高兴。“这很聪明,既培养了下一代喝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还做好了沟通。”

近期在北京举办的一个化工行业论坛上,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关志华在介绍该公司与民众沟通的经验时说:“沟通不是宣传,沟通是把事实说清楚。”

这也许指明了以PX项目为代表的工业项目目前在与民意博弈方面的一个盲区:很少有人真的会沟通。企业误以为“多宣传”就是沟通,官方误以为“会倾听”就是沟通,学界则误以为“讲常识”就是沟通。而生活在对污染和自己生命安全担心中的人们并不买账,他们要求更实在的东西:“有事实”才是沟通。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