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自主女装风格品牌亦谷旗舰店在上海淮海路上高调亮相:南北高架淮海中路立体人行过街桥西口显要位置、600平方米独栋4层的营业面积、千柔百媚的店面设计、顶层豪华生活馆及咖啡花园……在国内同行对淮海路商圈歧视国产品牌的长期抱怨中悠然现身,亦谷自然成为中国女装乃至整个服装行业的热点话题。
近两年来,淮海路上芭比旗舰店、Me&City旗舰店、G2000旗舰店、第一百货、二百永新、万得城等接二连三撤离或调整,而卡地亚、蒂凡尼、蔻驰、路易·威登、杰尼亚等国际一线品牌却开始在淮海路跑马圈地。
这样的变化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究竟是淮海路商业街人气下滑遭遇尴尬,还是向世界级商业街转型过程中经历的阵痛?有猜测称,多家商业项目集中“变脸”,或与整个淮海路商圈的调整有关。商圈林立,分流了消费者;商品雷同,削弱了竞争力;“快时尚”攻城战略,优择百货资源;电商猛烈冲击,改变消费模式……“四面楚歌”之下,充满异国情调和天价名店的淮海路商圈不得不酝酿新一轮调整。未来,淮海路商业街将按照高雅、时尚的定位进行改版升级。
继亦谷上海南方商城店、正大广场店、中山公园龙之梦店创造了年销售额1000万元至1500万元的不俗业绩之后,亦谷又一个年销售额将超千万元的旗舰店在淮海路上闪亮登场,此举再次显示了亦谷作为少淑女装领军品牌的强势崛起。
更为重要的是亦谷婉约知性、低调奢华的浪漫法国风,正好是淮海路商圈小资目标消费群的不二选择。其日装小礼服及华丽日装市场领军品牌的定位也与淮海路商圈品牌格局调整不谋而合,所以此番亦谷的入驻是淮海路商圈和亦谷的双向选择。
据了解,600平方米的亦谷淮海路旗舰店更像是一个体验式商城,整个造型设计由知名美籍建筑师Lim Chan倾力打造,一楼注重品牌形象展示,旨在为顾客创造一个复古、时髦、亲密而又浪漫的购物氛围,二楼和三楼是新品展示区,四楼是一个私密的咖啡会所,内设书吧,并提供ipad wifi使用,店里除了买衣服还可以看书、上网、品咖啡……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体验相当新鲜。
那么此店是否赚钱?据观察,业内人士存在担忧。有人算过一笔账:目前开在一线城市商业街上的专卖店,1平方米的年租金一般在13000元左右,假设面积是600平方米,一年的房租就在800万元左右,加上人工、税收、水电等费用和几百万元的店面招牌费用,这个旗舰店一年的销售额要达到1500万元才不至于亏损。
当“大店模式”不得不承载巨大租金压力及风险时,亦谷品牌为何铤而走险?亦谷总经理吴宏坤告诉记者,开设旗舰店,对于收集信息、渠道和品牌推广的价值不可估量,与此相比,销售额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也有人认为, 亦谷其实是打了一个精明的小算盘,淮海路旗舰店向二三级市场招商效果显著,看得见的活广告比电视台广告更具有冲击力,如今在淮海路上竖立一块固定广告牌一年也得花费好几百万元。
而这只是亦谷开启品牌化战略的一个起点,成功打造一个品牌最重要的还是精准的品牌定位、独特的产品风格。亦谷聚拢了一批温婉淑女的粉丝群体,她们追随的正是亦谷核心品牌文化概念“亦谷——陪伴女人最浪漫的时刻”。
从整个商圈层面来讲,亦谷的入驻有望在淮海路地区形成一个新的集聚点,通过差异化的定位更好地产生人气集聚的效应,所以说亦谷的产品定位和大店模式正是淮海路商圈调整的开始。
在渠道建设方面,深耕线下渠道、拓展线上渠道,亦谷在构建综合渠道上下足了功夫,把传统零售做得风生水起。
目前亦谷品牌全国约有终端店铺超过500家,其中约100家直营店分别开设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五大城市的中高档百货及综合性大型商场,其余加盟店则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直辖市。加盟商分别以店铺专柜或专卖店形式进行日常营运。
与此同时,2011年亦谷积极开拓线上渠道,为了不重蹈其他线下品牌上线后遭遇线上、线下发展“摆不平”和此消彼长的尴尬境地,亦谷的线上战略是开拓与线下分开的独立战线,除产品风格继续保持亦谷的甜美浪漫风外,价格更加亲民,这更符合网购人群的消费特点。据透露,今年销售额已翻倍,接近5000万元。
2012年,中国服装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一些品牌由过去的过度扩张造成一系列“关店潮”,以至于纷纷收缩防线,准备“过冬。”而在这股寒流中,国内自主女装风格品牌亦谷却逆流而上,实现40%左右的复合增长,终端店铺开拓到500多家,这在业界引起轰动。
吴宏坤表示,亦谷的发展并非短时的爆发,而是得益于多年稳健、务实的经营。正是因为并不求快,没有很大的库存负担,亦谷女装在这一轮寒冬中反而显现出了扎实基础带来的勃勃生机。(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