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鼓励中印企业界扩大合作,发挥互补优势,造福两国人民。
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世界人口大国,与“衣”有关的纺织品服装商贸往来必然成为中印两国企业界深化合作的重要领域。印度作为继中国、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棉国,与世界棉花主要消费国的中国,在纺织领域也存在着互补与合作的良好基础。
据了解,印度纺织工业历史悠久,是该国规模最大的产业。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纱线生产国、全球第五大合成纤维生产国,印度也是世界最大的黄麻生产国、第二大生丝生产国,尤其是传统纺织品服装的设计与生产在国内外深受欢迎。但是印度的化纤生产起步较晚,生产成本竞争力不强,生产的化纤面料成本远高于中国。目前,印度国民以化纤衣物为主,其化纤人均消费量约占全球平均值的20%,个人纺织品及工业用纺织品的消费量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针对印度目前纺织业的发展现状,曾在印度调研过纺织市场的某知名企业老总认为,要扩大中印两国纺织领域的合作,我国化纤企业大有可为。一是可以直接扩大对印度的化纤面料出口,将技术含量高的化纤面料推向印度市场。目前,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化纤面料仍以低档、“大路货”为主。二是化纤企业可以率先在印度投资。因为印度国内虽然可以生产化纤面料,但是上游原料仍然依靠进口。我国的涤纶长丝、短纤,甚至聚酯切片企业可以考虑在印度设立工厂,就地解决原料供应。
另外,从事面料印染及后整理的企业也可以考虑到印度设厂。因为印度虽是第三大纱线生产国、第五大合成纤维生产国,但是在面料织造、印染、后整理等技术水平要求高的环节上,印度目前无法达到技术要求,因此导致其整个纺织产业链不完整。这就给印染企业,尤其是化纤类印染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空间。同时,在印度政府对纺织业采取扶持政策以促进其发展的背景下,伴随印度棉纺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对以棉为主的天然纤维面料的印染、后整理加工企业,也会有潜在的市场空间。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印度虽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具有劳动力成本(工人每月工资在100~150美元左右)优势,但是工人技能素质低,劳动效率不高,敬业精神不足,因此印度3.5万锭的棉纺厂用工人数相当于中国10万锭的用工人数。同时印度纺织企业的设备水平也是高端、低端差距悬殊,且多以低端设备为主,这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此外,印度整体基础设施薄弱,运输成本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果印度想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建厂,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解决公共设施问题。如此,未来10~15年,中印两国纺织行业有望迎来合作共赢的发展前景。(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