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武汉纺织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大四学生徐飞燕主持的“超疏水铜表面的液相法制备及耐腐蚀性能研究”项目获得技术突破,研究团队研发的超疏水铜表面晶面选择性刻蚀方法技术领方法新颖,操作简便,市场潜力巨大。
据了解,该项目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并在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主办的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成果报告会上获得一等奖,相关论文发表在《物理化学学报》和《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期刊上。
徐飞燕在大二的时候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润禾计划”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从此与超疏水铜表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徐飞燕和她的四人小团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反复实验操作,不断修正,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最终研发出了一种简单的晶面选择性刻蚀方法。
超疏水铜表面类似于荷叶,将水滴在上面,水珠会立即脱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研究发现,其在自清洁表面、油水分离、减阻、微型流体设备、防腐蚀等诸多领域存在巨大应用价值。“如果将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管改换成经过处理过的铜管,那么就可以有效减小在水的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减少能源消耗;将铜表面超疏水处理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可以提高铜材的使用寿命,减少铜的消耗。”徐飞燕介绍说,“再如,利用超疏水铜网的油水分离特性,可以直接过滤掉油水混合物中的油渍,净化水质。我们下一步研究将这之一技术应用到纺织材料上,如果得以实现,那么以后我们只要将脏衣服浸泡在水中再拿出来,就可以将衣服自动洗干净了,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能避免环境污染。”
据指导老师介绍,国际上以往在制备超疏水铜表面时主要分为一步法和分步法。前者通过将铜片浸泡在特殊药品中制得,虽然操作简单,但耗时较长;后者是将铜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耗时短,但表面涂层容易脱落,使用性能较差。而徐飞燕团队通过高能晶面的选择性刻蚀,使得铜表面的刻蚀过程可控,通过该法所得到的铜表面具有多面体突起状粗糙结构,且铜片表面被均匀刻蚀,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可操作性,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