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郊区,一位滑翔伞爱好者正在空地上热身练习。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不少市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购买户外用品。
"闭店潮"还在进行着,运动品牌下一步棋的落子也引人注目。
五大本土运动品牌生产企业--安踏体育、匹克体育、特步国际、361°和李宁公布2012年业绩,并齐齐"报忧"。 其中,李宁公司全年巨亏近20亿元,这是其上市9年来首次亏损。 安踏的店铺去年减少590家,今年还将继续关闭约500家门店。
同样身陷"高库存、关店潮"的德国品牌彪马,日前抛出"信号弹":今年重心将放在户外运动产品上。而这个选择,李宁、361°等国产品牌早已做出。
户外运动何时成了香饽饽?户外在长沙市场"吃香"吗?
现象 户外渐成商场宠儿
日前,在黄兴路步行街一户外店,有不少年轻男女在挑选装备,"周末,去云南爬玉龙雪山,这种冲锋衣能防寒保暖。"长沙市民周婉说。
在阿波罗商业广场,记者发现,4楼近一半场地划给户外运动,24个运动品牌,有8个为户外运动品牌,而去年这里的户外运动品牌仅有3个。
"2006年,我们接手美国户外运动品牌哥伦比亚,成为长沙所有商场里唯一的一个户外运动品牌。"长沙建坤体育用品贸易有限公司品牌经理杨云说。
她介绍,当时户外运动品牌伴着体育品牌生存。"我们有一个门店开在阿迪达斯旁边,一件T恤的价格在400元左右,消费者根本不了解什么是户外,看了衣服后就说不好看还要这么贵,还不如买阿迪。"
这种情况随着旅游市场的兴旺、户外运动兴起及加大市场培育后,这两年得以改善。平和堂户外品牌从2个增加到4个,王府井目前也有7个户外运动品牌。
"在阿波罗商业广场,户外运动产品的销售额去年占商场运动品类总额30%左右。"阿波罗商业广场相关负责人说。
现状 体育品牌集体掘金
户外运动,对于体育品牌来说,并不陌生,只是还未开拓。
"运动休闲品牌不管是阿迪达斯、耐克,还是李宁、安踏,一直都有户外产品,只是不专业。"随性户外俱乐部总经理陈裕华说。
从去年开始,体育运动市场饱和致使消费增长放缓后,体育品牌开始瞄准户外这块"蛋糕"。
4个月前,李宁公司开设了第一家户外用品旗舰店--李宁探索。李宁探索品牌总经理胡南介绍:"今年,李宁探索将开店60-80家。"在友阿从事运动品牌采销工作13年的周经理透露,"预计今年下半年李宁探索会来长沙。"
阿迪达斯也瞄准了这一市场,还专门成立了户外部门。还有一批老牌鞋服企业也在向户外用品业务发力。乐登户外、木林森户外、天伦天、狮牌、雷速等户外品牌,大都是福建经营多年的鞋业或运动鞋服类企业转型而来。
探因 户外市场高增长、高利润
群狼角逐户外,归根结底还是受户外市场高增长、高利润之诱。
杨云介绍,"哥伦比亚、乐斯菲斯和狼爪在长沙市场占有率约为80%,去年哥伦比亚在长沙市场做了约1500万元,乐斯菲斯做了约1000万元,狼爪做了约700万元,照此估算,去年长沙户外运动市场销售总额应该有4000万元。而且从2009年开始,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
这还仅仅是起步。喜马拉雅户外运动卢红介绍:"像北上广这些成熟的户外品牌市场,户外品牌一年做个上亿元只是小意思。"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2008年,阿迪、耐克在长沙都做到了2.5个亿;但去年,耐克只做了1.4个亿,阿迪1.3个亿。
体育品牌"蜂拥"户外市场,还因为高利润。在长沙做了8年户外俱乐部的罗洪波表示,"现在长沙上规模的户外店都赚钱,目前一款普通的户外装备利润大约在200%。"
国都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户外用品的主要产品服装和鞋类单价明显高于体育用品平均水平。商场里一件狼爪的抓绒冲锋衣售价为2199元。在运动服市场上平均单价位居前六的品牌中,有4个是专业户外时尚用品,平均价格比运动服整体高出70%。
市场观察
能否捞到金子还是未知数
在长沙,这个刚刚起步的户外市场,生意也并不那么好做。五湖四海户外旅行用品专卖店负责人姚四海表示:"去年,长沙有5家户外经营店关门。"
他介绍,关店主要是近两年开店的20万-30万元的户外俱乐部,名气没做起来,定位又和其他老牌户外店重合,加上租金上涨,资金紧缺,商场户外品牌的兴起,导致闭店。
卢红认为:"户外用品对技术含量、面料的要求很高,没有成熟的技术和优质的面料,做出来的产品也不能称之为户外用品。"
目前,长沙市场上有很多打着"户外"名头的产品。如安踏一款户外鞋,售价仅180元,长得同运动鞋没什么区别,销售人员却介绍:采用防水皮,在暴雨中也不会湿鞋。 "这明显是不太靠谱的。要想在暴雨中不湿鞋,鞋子的防水值最少要达到2万。"杨云说。
重重障碍下,体育品牌要在户外市场分一杯羹,还需下大功夫。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彭炳忠教授认为:"李宁、彪马等品牌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借此打开局面;在产品定位上要与专业户外品牌岔开走。"
做好产品才是突围关键
在经历了"高库存、打折潮、闭店潮"后,体育品牌纷纷另谋出路。有的瞄准"户外",有的杀入"儿童体育"市场,并扎堆推出各种"形似神不似"的产品。
动辄几百上千元的户外产品,可能你根本用不上,且不少户外产品根本就不达标。所以,对户外还不甚了解的消费者们,不要盲目跟风。
而体育品牌,转投其他领域真的就是"突破口"吗?
其实,老老实实做好产品才是"转机"。盲目地蜂拥至新领域,一是不熟悉,二是产品同质化、渠道饱和、高库存和恶性竞争等相似的问题未必不会发生,说不定下一个关店潮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