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记者:3月5日,我采访了几位江苏和浙江一带的民营企业老板,他们都跟我说了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在他们面前拦着一道“玻璃门”,手上有很多现金却不知道投向哪里。再过几个月,民间资本36条就要两周岁了,请问张平主任,我们有什么样的措施才能不让它形同虚设?关于民间资本36条的实施细则什么时候会出台?今年会不会再出新的措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现在全国从所有制结构来说,民营经济已经占大半壁江山。去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3.8%,但是民间资本增长了34%。
但是毋庸讳言,我们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些行业、领域还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现象,看得见进不去,或者进去一半又被弹回来了,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民营经济具有强大的活力,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所以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基本经济制度,要继续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民营经济的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最近国务院进一步强调,对于解决市场准入的问题,各个相关部门都必须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解决“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并且已经明确了时间界限,就是今年上半年必须把相关的实施细则出齐。对于各个方面反映比较多的一些领域,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包括能源、电信、铁路、金融、市政、教育、卫生等。现在国务院各个相关部门都在认真开展工作,研究起草相关的实施细则,确保上半年能够出台,进一步解决“玻璃门”、“弹簧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