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绍兴县和诸暨市交界处的阮市镇横阔村被偷倒了几十吨的印染污泥,导致当地花农和村民损失惨重。3月1日经本报报道后,此事引起了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在现场已清理出20多车污泥。绍兴市环保局正在牵头组织15个工作组检查印染厂污泥处理情况。
现场清理出20多车印染污泥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诸暨市阮市镇横阔村,这里地属绍兴县漓渚镇和诸暨市阮市镇交界处。在横阔村通往董公村的乡道旁,昨天记者看到一台大型挖掘机正在作业,将倒在农田里的印染污泥挖上来。据阮市镇政府一位姓斯的工作人员介绍,看到报道后,他们已于3月3日开始了清理工作,到昨天为止已经连续清理了3天,有10多个工人作业,动用了一台大型挖掘机和一辆中型卡车,一共清理了20多车污泥,预计污泥有近百吨。
在现场,在这里种植花木的花农和村民说他们损失较大。来自漓渚镇的花农钱建章告诉记者,他这次有20多棵大的茶梅树被压在污泥下,挖掘机清理污泥时只能连同花木一同挖掉,损失上万元。而另一位花农钱建良说,印染污泥直接倒在水渠里,水倒灌进他的花木地淹了两三天,导致部分花木死亡。另外,当地村民种植的油菜也被污泥覆盖,这次也只能一同被清理掉了。花农们担心,印染污泥被清理后,土壤还会受影响。
绍诸交界成了偷倒重灾区
在现场,诸暨市环保局店口环保所所长王挺告诉记者,横阔村偷倒的污泥还不止一处,店口镇与漓渚镇交界处也发现了偷倒的印染污泥,而且是在浦阳江上游的一条溪水中。昨天下午3点,记者又赶到他所说的现场——漓渚镇朱家坞村。在该村流向店口的一条小溪里,至今还有印染污泥偷倒的痕迹。王挺说,3天前店口镇的村民报告,平时洗菜、洗衣服的河水变成了黑色,他们立即沿河踏看,发现了上游有大量偷倒的印染污泥。随后,他们向诸暨市环保局和绍兴县环保局作了通报,绍兴县环保局组织力量进行了清理。
那绍兴和诸暨交界处为何成了印染污泥偷倒的重灾区呢?王挺分析说,主要是因为两地交界处相对偏僻,而距离绍兴县的印染厂较近,因此漓渚和阮市两镇成为印染厂污泥的偷倒区。因为偷倒者都是半夜或凌晨作案,很难抓现行。该所只能在职权范围内管好阮市和店口的印染厂,而周边绍兴县的偷倒企业只能由上级或兄弟县市部门查处。
本月将组织15个工作组赴印染厂大排查
昨天下午,记者又请教了绍兴市环保局固废处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印染厂大约有三四百家,大部分在绍兴县,印染企业污泥一天的量大约有二三千吨,目前印染污泥的处理方式有集中和分散两种,一种由热电厂焚烧集中处理,另一种由印染厂自己烘干交砖瓦厂等建材厂处理。
该负责人介绍说,对于印染污泥,管理上都有严格的制度,如印染污泥出厂登记、视频监控等,但还是有一些小的印染厂为了节省成本,委托一些运输个体户进行偷倒。虽然一旦被环保部门查到,处罚十分严厉(去年绍兴曾有30多人被拘留,4人被判刑),但是还是有人铤而走险。
“印染污泥管理要两条腿走路,一是从源头上控制,加强热电厂集中处理的能力,今年预计有2000多吨处理能力的设施会上马;二是加大执法的力度。本月全市环保部门将有15个环保工作组到各印染厂进行大排查,其中有11个组安排在绍兴县。”他说。目前,全市环保系统也采取有奖举报制度,举报公告贴到印染厂的门口,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遏制印染污泥的偷倒行为。(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