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纺城联合市场
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创新性地建立“花样登记”保护体系和跨省域联动的维权体系,推进传统纺织产业从“织造”向“智造”升级,花样“恶抄”现象得到显著扭转。
“花样保护”破解“疯狂抄袭”
中国轻纺城的花样盗仿曾一度泛滥,严重影响了企业设计的积极性。“用10万成本研发的花样,上市一周就被抄得满市场都在卖,设计利润都赚不到。”绍兴县轻纺城工商分局局长薛白说,大家都感到“恶抄”必须治理,否则只能走进同质竞争的“死胡同”。
浙江省、绍兴市、县三级工商部门为此对“纺织品花样保护”展开研究,针对“花样”作为著作权、属新闻出版部门主管,而“抄袭花样”用司法保护周期过长、企业难打官司的难点,结合《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花样”作为“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装装潢进行保护,实现了版权及工商部门的协作。2008年12月,浙江省版权局授权绍兴县工商局在轻纺城开展花样登记管理工作,“恶抄”由此得到显著扭转。
绍兴县工商部门4年多来共受理花样登记1.6万件,查处侵权案件31起,调解侵权纠纷406起,为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近1.5亿元。
“本地治理”迈向“异地维权”
目前在中国轻纺城“花样登记中心”,企业只需提供图案打印件、登记表及120元版权登记费,即可完成登记。而绍兴县工商部门更是投入30多万元,联手高校和软件设计师开发出国内纺织品专业市场首个“花样初审登记甄别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能。
在初步解决本地“抄袭”之后,清除全国其他纺织品市场侵权隐患的工作也被摆上日程。据统计,“花样版权”的异地侵权案数量约占所有侵权案件的20%。
为突破跨地区保护瓶颈、实现多地联合保护,浙江工商部门牵头发起浙江绍兴、江苏南通、山东潍坊、广东佛山等国内四大纺织品集散中心的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起草《四地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与合作协议》,并于2010年4月在绍兴签约,开创了我国纺织品版权保护跨省合作的先河。
“智造”引领产业升级
版权保护得力,推动了轻纺城兴起创新“智造”,更吸引了大批国外设计师前来工作。
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公司拥有20多位外籍设计师,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明表示,自主创新设计的价格比老产品高20%,销量也大幅提升。据悉,轻纺城目前超80%的纺织品公司已转向花样版权的自行研发,创意企业和机构迅速突破百家,年创意产值超1亿元,成为引领纺织市场转型升级的引擎。
但另一方面,设计画稿不值钱、创意附加值未能通过市场机制完全体现也在困扰行业发展。当地工商部门和设计企业呼吁在轻纺城打造以“花样版权保护”为主的版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交易品种,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意设计产业,稳步带动当地实体经济创新升级,为今后文创产业和制造业更深度融合提供新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