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间隙,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健民率领团队飞抵美国拉斯维加斯。时值新春佳节,一行人却不是来度假的,他们此行带着旗下5大女装品牌产品,前往美国MAGIC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试水出口市场冷暖。
这是舒朗进军服装行业15年来首次到海外参展,也是舒朗承接外贸订单的首次尝试。吴健民认为,即便市场外部环境再不如人意,也总会有人活得好,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时代变化塑造全球化定位
对于吴健民此次进军外贸市场的决心,出乎了他周围许多朋友的预料。因为几年前,吴健民对进入外贸市场的意愿还是持否定态度的,更何况近两年的国际经济低迷给外贸业务普遍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如今,在不少外贸企业面临困境一筹莫展时,他却带着舒朗一脚踏进了海外市场。
没想到的是,展会第一天就迎来了开门红,舒朗就接到了加拿大的女装订单。
“参展首日就能接到订单,从外界给予我们的反馈来看还不错,同时我们也发现国外买手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只要认定合适的供应商,绝不拖泥带水。”吴健民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展会,全球参展的企业众多,什么风格的服装都有,所以选定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展览中心的‘SOURCING AT MAGIC国际生产加工商展区’。该展区主要是以大型零售商及品牌批发商为目标客商的专业展区,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参与,也是目前该展会增长速度最快的展区,舒朗能初师告捷也在意料之中。”
截至展会结束,舒朗已同来自荷兰、加拿大、美国的8家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对于这样的逆向思维,吴健民认为,舒朗多年的积累使他对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有了理性的判断。一方面,舒朗近几年通过扩建工厂、发展新品牌、技术升级、市场网络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坚定做自主创新内需品牌的战略得到进一步强化,实现了产业链条的闭环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联合、收购的行为,并购一些国际品牌,直接实现全面的国际化。舒朗大胆利用国外的加工能力、设计能力,为中国企业服务,改变以往中国人为国外品牌企业服务的模式,而不是单纯地以引进国外品牌做代理、中国品牌到国外去贴牌等单一业务模式,逐步实现了综合时尚公司的目标。
在吴健民看来,业内对于外贸的传统定义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转变,中国本土品牌走出国门,企业要摆脱低端加工运作模式,实现从订单管理时代向品牌买手时代转变。“以往存在做外贸的不做内销,做内销的不做外贸,这种传统思维应该变一变。企业应该放眼全球,把自己放到全球供应链上来,同时企业也必须具备多重功能,尤其是品牌企业,要既能做品牌加工,又能做风格产品。企业应该充分挖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潜力,正如不能将‘互联网+实体’、‘外贸+品牌’简单地割裂开来一样。”吴健民说。
质优品佳仍是核心竞争力
几乎是同一时间,身为老外贸,江苏晨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国新正在国内忙着接单。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时,他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晨风集团服装出口增长10.17%;今年1月到春节前后,服装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了48.36%。
对于订单增长的原因,尹国新表现得很淡然:“这个爆发式的增长,一方面是跟我们的客户需求、产品品种、品类、档次的调整有相当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我们有合理的布局,跟我们的接单情况有关系,与市场大环境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主要面对日本、美国、欧盟这三大市场出口服装。”尹国新向《中国纺织报》记者介绍,“从原料采购、面辅料加工、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订单处理等,逐渐形成了闭合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产品结构方面,除了皮草和针织占据一部分以外,我们主要是以梭织类产品为主,月产量一般在500万件~600万件。”
依据尹国新多年深耕外贸市场的经验来看,不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如何变化,作为企业而言,必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努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品位,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也好,消费者最终消费的还是产品;第二是考虑如何去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节约成本;第三是考虑如何提升自己,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晨风集团针对日本、美国、欧盟三大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了改革,着力从开发面辅料新产品到提升产品品质品位、快速反应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中国制造须抢抓新优势
对于业内普遍关心的出口整体下降的情况,尹国新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市场的总量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近年来“走出去”战略带动了纺织服装产业向东南亚包括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转移,势必会分掉一部分份额,这属于正常现象。从微观角度来看,对于出口形势不持乐观态度。在尹国新看来,企业无论做什么决策,都要列出合情合理的理由,现在一些企业没有分析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盲目地外转内或是内转外,也给整个外贸出口形势造成一定影响。
对此,吴健民也很认同。他认为,如果不解决好汇率、人民币接轨、劳动力成本、关税降低、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传统模式的外贸会面对冲击。中国制造必须具备最关键的核心价值,齐备的工业基础才是中国最大的竞争力,这一点超越了廉价人力成本。而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红利迟早会消失,利用这一黄金阶段,尽量积累技术和硬实力,才是中国制造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