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内地自港进口超乎意料的强劲增速,再次引起了包括经济学家和监管方的注意。
以人民币计,1月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8%。其中,出口下降6.6%;进口下降14.4%。但与此同时,中国内地自香港进口同比增长119.9%。
怀疑的源头都来自于持续数月的离岸在岸人民币汇差带来的套利空间。虽然汇差已经缩减,但依然有操作的空间。
这已经引起了外贸监管方的关注,有监管内部人士私下据记者表示,对于数据的异常反应,确实已经在查,但暂时并无结论。
他说,一般如果通过虚假贸易方式套利赚钱的都是本身就合法经营的外贸企业。检查的难度在于,听到风声,这些企业就立刻停止套利部分经营。
从他的角度来看,阳光之下并无新事。这是长期境内外汇差、利差的必然故事。而要彻底查清虚假贸易的源头,需要包括海关、商务部、银行、外管局等多部门协调。实际过程中,各种原因之下,各方动力并不一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7日的月度例行发布会上的回答也颇有意味。他说,1月份,内地在基数较低情况下对港稍扩大一些进口,比如增加黄金和其他消费类产品的进口,增幅可能就上去了。这个数据,还需要考虑去年同期的基数只有7.9亿美元。
据记者表示,如果通过汇率差热钱流动赚取差价,对运作方的要求很高,比如资金量巨大、进出口关税成本低、便于运输、单价高的产品。其中,贵金属,比如进出口关税为零的黄金就是理想选择。
“最好是不要不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还没有数据支撑和案例,就轻易作出这样的判断,也不要作出这种猜疑。”他说。
此外,沈丹阳认为,资金出逃也不一定站得住脚。1月份中国内地利用外资规模显示是正增长。外汇局数据也显示,目前中国内地国际收支仍然稳健,市场基本面良好,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基础。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资金加剧大量外逃的现象。
相关链接:
媒体记者从多渠道获悉,作为财税改革中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消费税未来或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其中,划归中央收入的税目仍然由国税部门征收,而划归地方收入的税目则改为由地税部门征收。
专家认为,消费税由中央税改为共享税,可以作为地方主体税种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方税收的自主权。划归地方的税目由地税部门征收,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征管,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消费地政府对改善地方消费环境和提高地方消费能力的关注。
记者了解到,上述改革方向将在全面完成营改增、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之后进行。目前,我国的国内消费税属于中央税,由国税部门征收。
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消费税是典型的间接税,实行价内税,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现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烟、酒、鞭炮、焰火、化妆品、成品油等十几个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