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贸易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中国外贸守望春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5-12-22

  中国进口表现依然疲弱主要可以归因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挫。铁矿砂、原油、粮食、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煤、钢材等进口量减少,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美元强势周期可能结束,大宗商品受货币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反弹,进口商品价格亦将反弹,这对缓解PPI长期负增长、推高CPI将产生重要作用。

  中国11月外贸数据表现糟糕,出口“五连跌”、进口史上首次“十三连跌”……年关将至,中国外贸也在寒冬中寻找新机遇。

  专家指出,当前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在国内外双重因素作用下,外贸出现下滑,但同时也倒逼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重塑产业结构,促使整个行业提质增效,尽快培育出新的贸易竞争优势。商务部发布的相关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外贸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外贸竞争新优势和新动能也在不断积累。

  进出口不理想

  在全球经济普遍下滑、需求疲软的态势下,中国外贸也难独善其身,11月外贸数据表现低于预期,进出口增速持续为负值。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2.08万亿元,下降7.8%,完成全年外贸增长6%左右的目标已难上难。具体来看,11月出口同比下降6.8%,连续5个月下滑,差于预期的下降5%;进口同比下降8.7%,大幅好于预期的两位数跌幅,连续13个月下滑,为有外贸数据记录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顺差541亿美元。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整体而言,尽管进出口同比均为负值,但是均好于10月份。从贸易类型上看,一般贸易回升幅度好于加工贸易。

  海关总署表示,中国11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2,较10月回落0.8,表明明年年初我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商务部报告指出,综合考虑,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出口规模将基本与上年持平,全年进口将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并拖累总体进出口出现下降。

  海关信息网在近日发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综述及中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中也表示,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动能不足、国内外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外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年进出口贸易负增长形势难以扭转,预计全年降幅7.2%。

  “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大跌的情况下,11月中国进口明显改善,说明此前官方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日益突出。”宏观经济分析师陈宇炎指出,今年我国出口虽然增速下降,但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出口好于主要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外贸结构调整趋势向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正在积聚。

  确实,在进出口总体下滑趋势下,依然也有局部增长亮点。今年以来,我国对美国、东盟出口保持增长。

  前11个月,欧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3%;美国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2%;东盟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贸易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1.8%;日本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总值占中国外贸总值的7.1%。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正成为进出口的主力军。前11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总值的36.7%,较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5%。随着各项支持外贸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的推进,民营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活力持续释放,成为当前最大的出口主体。然而进口方面并不乐观。民营企业进口3477.8亿美元,同比下降24.9%,降幅明显,占进口总额的25.4%,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6833.6亿美元,下降8.8%,占比49.9%,仍占中国进口的半壁江山。

  此外,技术含量高的“中国装备”出口也有所增长。据统计,前11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占出口总值的57.6%。而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所下降;进口方面,铁矿砂、原油、粮食、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煤、钢材等进口量减少,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市场人士认为,中国进口表现依然疲弱主要可以归因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挫。铁矿砂、原油、粮食、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煤、钢材等进口量减少,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邓海清认为,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美元强势周期可能结束,大宗商品受货币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反弹,进口商品价格亦将反弹,这对缓解PPI长期负增长、推高CPI将产生重要作用。

  全球贸易低迷

  持续低迷的外贸数据似乎宣告着,中国外贸寒冬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指出,出口下降主要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缓,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对中国出口形成较大冲击。从内因看,外贸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削弱。加上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

  商务部在对70个重点行业、6000家企业和80种重点进口商品跟踪分析的基础上,近期又赴广东、浙江等重点省市调研督查。

  当前,中国外贸主要面临4大困难。一是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世界贸易连续3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今年前9个月创下30年来最大降幅(除2009年外),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进口全部负增长。二是人民币升值制约出口,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9.3%,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英镑、澳元、卢布分别升值15.1%、8.8%、3.5%、21.3%、91.8%。三是土地、物流、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今年已有21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3.3%。据估算近年来产业向外转移减少中国出口约950亿美元。四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1月至10月我共遭遇21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65起,涉案金额58.3亿美元。

  实际上,外贸形势不佳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全球性的。201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4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最新预测值仅为3.1%,为2009年以来最低。世界贸易组织也将2015年全球贸易量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3%下调至2.8%。荷兰经济政策研究局预测,今年或将是2009年以来全球贸易最糟糕的年份。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经济都表现出“慢动作”:世界发达经济体艰难复苏,新兴市场经济承压,而中国经济则在增长的阵痛中不断调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全球制造业增长乏力的影响,全球贸易增长延续低迷走势。

  “随着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汇率加大双向波动,出口竞争优势相对弱化。而从主要贸易伙伴的情况来看,欧洲经济遇到难民、恐怖袭击等新的问题,复苏难言稳健;美国经济虽然反弹明显,但是对中国出口的提振作用在弱化;新兴经济体货币持续贬值削弱了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作用。因此,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承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特别指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势必会带来贸易转移效应,中国的关税减让和自由贸易红利可能会被稀释,外部贸易形势更加严峻。

  考虑到世界经济疲态难以在短期内改变,2016年初中国外贸料依然艰难。

  截至1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14个月低于荣枯线,且下降态势仍在持续,显示外需疲软。11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2,较10月回落0.8。海关总署称,这表明2016年年初中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虽然进入四季度以来,外部形势出现回暖迹象,美、欧经济相继发出积极信号,但短期内还难以传导到我国出口。陈宇炎进一步指出,在美元走强、原油限产协议破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背景下,进口增速的改善难以持久。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我国进口还将继续面临严峻挑战。

  积聚新动能

  不过,中国外贸并未守在原地等待“寒冬”过去,而是努力寻找新的机遇。

  《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表示,政策助推中国装备“走出去”,地区间合作进程不断提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都将为外贸增长提供新动力、带来新机遇。

  今年5月份以来,国务院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出台稳外贸的政策或文件,从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企业减负。

  特别是年中,国务院部署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提出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利于扩大消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陈宇炎也认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越来越迫切,“互联网+跨境电商”正在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的确让企业的出口成本更低。以物流成本为例,一批集装箱货物通过航运运输至国外,包含集装箱拖车、报关、仓储、海运等环节,综合下来,这些成本占据了外贸企业总成本的30%,甚至更多。

  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还在积极利用互联网来拓展自己的海外业务渠道。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制造”来说,借助专业的跨境电商平台和遍布全球的物流体系,中国产品的触角伸向全球每个角落。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许多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大对沿线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少产品在沿线国家的出口显著增长。

  在海关总署科技司司长陈振冲看来,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态已经成为助推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商有利于拉动国内消费、公平竞争、促进发展、加强进口税收管理。海关方面也在积极探索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益,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增强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外贸增长需要寻找新的支撑。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坦言:“目前,低端制造业纷纷外迁,中国正在中端制造业、电子产品、工程机械等行业培育新的竞争力,未来如何从中端往高端走才是关键。”

  对此,工信部日前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意见提出,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18年,高端智能装备国产化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重点行业智能工厂。

  要知道,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和尝试的背后,是中国外贸行业艰难转型的历程。金融危机、人工上涨、产能过剩等诸多困难让不少外贸企业一时难以适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不断减速,一些外贸企业也反映目前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

  但早已习惯了摸爬滚打的外贸企业很快适应了新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应用,全新的创意和技术、超级个性化的产品层出不穷。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整个产业链都在发生着变化,传统外贸的工厂、供应商、制造企业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有的开始在线征集设计方案,有的尝试海外建立平台,还有的试图整合上下游供应链等。“中国制造”正在华丽地向“中国智造”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支持外贸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进一步优化服务。2015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险承保额有望超过3500亿美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

  未来外贸发展中还将有许多积极因素发挥作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指出,面对外贸发展的复杂形势,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着力破解制约外贸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结构调整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继续加强进口,深化与经贸伙伴务实合作,为外贸企业提升信心、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在传统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还没有明显发挥出来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一定要守得住寒冬,努力寻找新机遇,才能迎来春天。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