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出口连续四个月下滑,市场上最流行的解释包括中国相对竞争力丧失、欧美制造业回流、汇率因素等等。方正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郭磊、卢亮亮认为,这些流行解释的说服力欠佳。
在12月2日发布的研报中,郭磊、卢亮亮通过分析中国三大主要出口目标国的进口结构以及欧美制造业情况认为,中国出口产品总体上依然保持相对竞争力,而尽管美国制造业的确存在回流,但欧洲并不存在显著的制造业回流情况。
此外,针对IMF本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郭磊、卢亮亮认为,这在长期内将引发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加剧,但不会显著影响中国出口。
以季度口径来看,中国出口在1995-2001年期间保持10%以上的季度同比增速,此后十年的季度平均增速更是超过20%。但在2010年第二季度达到40.8%的高增速之后,中国出口告别了高增长,开始出现下行。
与出口增速下行同时出现的是,中国的三大主要出口目标国(美国、欧盟、日本)的进口结构中,来自中国的进口份额在逐年上升,分别从2010年的19.1%,18.5%和 22.1%上升到21.2%,19.9%和24.6%,并没有出现中国产品竞争力相对下降导致的原有份额被其他国家挤占的情况。这表示,中国产品总体上仍然保持着相对竞争力。
美国“再工业化”政策也吸引了一些原本分布在亚洲或其他低成本国家的制造业企业转移到美国本土,这是否推动了中国出口的整体下行呢?
为验证这一点,方正证券们按国际产业标准分类(SITC)将出口商品分为 10 大类。数据分析显示,美国制造业确实存在回流。但是,如果观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就会发现两个现象:
一、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金额在2011年后并没有因为“美国制造业回流”而下降;
二、出口至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例自2002年开始就逐年降低,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经日渐分散化,因此,美国降低这类产品的进口并不会对中国出口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数据同时显示,欧洲并不存在显著的制造业回流,在2010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开始回升后,欧盟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自中国的份额也同比开始同步上升,因此,欧盟不存在“制造业回流”引发中国出口增速下行的问题。
按照普通的逻辑,有人认为,出口下行可以按照外需下降、内需增加来解释。
方正证券在上述研报中也赞成外需下降拖累了中国的出口,因为08年金融危机导致海外经济环境恶化,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不如以往。
不过,方正证券质疑“内需上升导致中国出口下降”的说法:
中国的“四万亿计划”确实造成了国内需求急剧上升。然而,09年的出口负增长主要诱因还是金融危机导致了外部经济形势急剧下降。如果说 2010-2014 年的出口增速下行是过热内需的结果,那么应该随之而来的是进口同比的同步上升。
但实际情形是,在2009-2010年间,“四万亿计划”的逐步实施确实是带来了进口同比的上升,而且明显高于出口同比,然而与此同时,出口增速也高速回升。更重要的是,在 2012 年-2014 年期间,中国内需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出口增速仍是保持下行的趋势,从而排除了中国内需上升导致出口下行这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