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中日韩自贸区第八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24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三方将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协定领域范围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专家认为,谈判何时能达成协议仍不明朗。
2012年11月,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正式启动,迄今已进行到第八轮。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24日的谈判会议开幕上用英文发表了开场白。他指出,全球经济放缓,贸易增长乏力,这凸显了中日韩三方自贸区谈判的重要性:“今年前8个月,中日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了约11%,中韩双边贸易额下降近5%,日韩之间的贸易数据也不理想。这更加彰显了我们三方眼下谈判工作的重要性。建立自贸区的谈判努力,将有助于降低关税、增加商品进出口,吸引投资。我希望在这一轮谈判中,中日韩三国都能以最大的决心促进进展的取得。”
至于本次谈判的内容,中国商务部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三方将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协定领域范围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作为东亚地区近邻,中日韩三国同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超过16万亿美元,占世界20%以上。三国对外贸易额近7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20%以上。但由于历史纠葛等因素,中韩两国和日本的政治互信基础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彼此深入开展经济合作。
谈到三国自贸区谈判进展缓慢的原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指出,这与“日本因素”有很大关系。他认为,日方存在“观念问题”,并对谈判设置了比较高的标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一段时间还会是比较艰难的。很大程度上,日本还没有摆脱思想认识误区,这已经给日本的经济贸易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日本错过了中国增长最快的10多年机会。而且日方观念中认为的高标准,对于经济贸易的实际作用是存疑的。”
这些年,中日韩间的贸易结构关系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韩国对华出口规模已经超越日本对华出口规模。今年6月,随着中韩两国签署全面自贸协定,韩国在发展对华经贸关系方面比日本占得更大先机。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研究员金柏松对本台记者分析,出于彼此间的利益考量和博弈,未来三国自贸区的谈判前景并不明朗,“中日韩自贸区如果签署协议,外界可以计算出来一个所谓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事实上,我一贯认为,这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没有实质利好。日韩市场对我们封闭得多,中国很难打开日韩这样的市场,反过来,我们的市场开放了,日本韩国能拿到很多实质性的利益。从日本来说,中韩达成自贸协定后,日本有压力,想积极推动。但是,韩国对推动三国自贸区不积极,因为中国的大市场他拿到了,就对华贸易来说他和日本是竞争对手。”
金柏松认为,出于维护经贸合作关系考虑,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还会持续下去,但对于三国而言,推动建立更大范围的自贸区应成为着眼点,“三方的谈判继续往前走,就是表明一种姿态,什么结果,能不能签字都存在很大疑问。中日韩未来更大着眼点,在东亚10+6(东盟十国+中日韩澳新印)方面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这是一个更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