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统计部门测算,2013/14年度(10月至次年9月)印度棉花出口预估上调27%,达到1140万包,高于上年度印度棉出口量,虽然中国需求强比较疲软,但孟加拉国、土耳其、泰国、印尼和柬埔寨等国进口强劲。据中国海关统计,本年度以来(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79.94万吨,其中印度棉进口数量仍遥遥领先,今年1~6月,我国对印度棉进口数量达到69.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0%,其次是美棉,仅占中国进口总量的28%,可以说2013/14年度印度棉在中国市场完全超越美棉,成为中国棉花进口市场的“风向标”。近日印度棉花公司(CCI)表示,因天气因素促使农户弃种大豆和花生作物,新年度印度棉花产量有望攀升至纪录高位,增加近2.6%至4000万包(约670万吨),产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预计棉花出口量将创纪录,对于2014/15中国对印度棉进口形势,大部分外商、印度轧花厂可谓信心满满,理由集中在印度棉“质优价廉”、印度棉花到中国的船运时间相对较短,相应缩短了采购周期(船期约15-25天)以及双皮辊轧花可纺性、纤维强力较好等等,某大型印度棉商认为2014/15年度中国进口印度棉的数量不会低于120万吨,如果进口配额补足,纺企资金状况较好的前提下,印度棉进口量或突破150万吨。但与轧花厂、贸易商的乐观不同,笔者认为2014/15年印度棉进入中国市场困难比较大,很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美棉抢回被印度棉占领的市场份额预期很强,整个年度印度棉占中国进口总量的比例或低于30%,原因如下:
一、印度纺织部门提高2014/15年度籽棉收购最低价格,保护棉农利益的同时把轧花厂推向不利境地,“质优价廉”的优势将全面消失。据了解,S-6、J-34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40卢比/公斤、37.5卢比/公斤(分别折人民币4.10元/公斤、3.84元/公斤),考特鲁克估算,按最低籽棉价收购,S-6在印度棉轧花厂的最低提货价为68.40美分/磅,运输至远东地区最低价格72-73美分/磅,否则轧花厂和贸易商将产生亏损,由于最低籽棉价格托底,7、8月份以来2014年12月至明年2月船期印度棉报价随ICE盘面的波动而调整缓慢,供货商在价格上几乎没有任何压缩空间,相对于同级别美棉印度棉已没有优势,“质优价廉”成为过去时。如8月下旬至9月2日,某国际棉商对明年1-3月船期印度棉S-6SM1-5/32〞报价为76.50美分/磅(高于72-73美分/磅才有利润),且指定古吉拉特邦产地报价上涨1美分/磅,即77.50美分/磅,而2014/15年度EMOTSM1-5/32〞、EMOTM1-1/8〞的报价也仅为79.2-79.50美分/磅、73-73.20美分/磅,印度棉在价格上处于劣势。
二、机采“无三丝”高等级棉是中国、越国、印尼等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必然原料,而印度棉“三丝”含量严重超标,交货亏重比例甚至高达2.5%,再加上短绒含量过高等不足将被无限放大。2013年11月28日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抛出国储棉,无论新疆棉还是地产棉“三丝”问题非常严重,纺高支纱、精梳纱的很多大中型棉纺厂没有参与国储棉竞买的热情,转而采购机采“无三丝”美棉、澳棉、巴西棉等代替。况且相对低等级印度棉,中国1200多万吨储备,2014/15年度地产棉的优势同样明显,不需进口配额,不需大范围移库,随时看货采购。江苏、山东、河南等地的几家纺企表示,虽然印度棉在价格上仍有一些优势,但考虑到亏重一般1.5%以上,质量差异比较大以及“三丝”超标易引发方向盘赔仲裁,纱厂纺40S以上普梳、精梳纱基本不采用印度棉配棉;
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进口棉花包装技术要求的通告,要求进一步提高进口棉花包装水平,确保进口棉花质量。相对于美棉、中亚棉、南美棉以及非洲棉,印度棉的包装广受采购方诟病,虽然内在棉花可纺性尚可,但2014/15年度或有较大量的印度棉因包装不合格而被挡在海关外。近日一些外商、贸易商积极联系印度轧花厂,明确提出改进了棉花包装质量,否则恐怕无法通关、提货,但得到的反馈是印度很大一部分轧花厂响应并不积极,出不打算投入资金进行打包机改造,因为东南亚、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国家并未提出相关要求。某新加坡贸易商表示,对于60%以上的印度皮辊棉轧花而言,如新年度不提高包装水平,进入中国市场的困难较大,而7、8月份以来担心印度棉不符合包装标准而导致合同无法执行,中国很多棉纺厂转向2014/15年度美棉、西非棉甚至中亚棉等。
四、中国政府明确2014/15年度将继续加大棉花进口配额的调控力度,大幅增发滑准关税配额、加工贸易配额的预期减弱,而“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思路使为数不多的配额将用来进口高等级“无三丝”美棉、澳棉及巴西棉等,印度棉要想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只能期待出现70美分/磅以下的价格,中国买家缴纳40%全关税进口。从分析来看,2015年3月份以后中国政府再次启动国储棉竞卖的可能性较强,而650万吨以上的新棉产量已基本与棉花消费量持平,留给低等级印度棉的机会并不多,况且7月份以来中国海关等部门加大对加工贸易棉花进口配额使用的审核、监管,“假出口,骗退税、配额转让”的现象得到明显遏制,棉花贸易商纷纷反映加工贸易配额非常不好用,这也是近两个月棉花进口数量同比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2014/15年度高等级美棉将重新夺回被印度棉、澳棉抢占的市场份额,印度棉进口量突破100万吨有难度,再加上中国纺企已逐渐放弃C40S以下低支纱市场,东南亚、中亚、土耳其、美国以及非洲等产地棉纱继续充斥中国市场,对低等级棉花的需求将“跌跌不休”,印度轧花厂、出口商、贸易商的乐观情绪不知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