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或者投资建议:
7月出口同比增长14.1%,大幅超出市场一致预期和我们预期;对欧美、香港、东盟出口呈同步回升态势。其中一般贸易出口由过去3个月均值的10.3%提升至16.1%;加工贸易由0.7%提升至10.9%且创18个月新高,加工贸易的突然加速值得关注。技术上有两种可能因素助推了出口增幅,如上旬汇率波动导致报关集中、以及贬值预期减弱导致资金流入;但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应归因于外需趋势性改善,前期PMI新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并创了阶段性新高,上海港航运运价(SCFI)环比亦出现反弹。进口受制于高基数,增幅弱于预期可能和同期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有关。
技术上可能有两种因素助推了出口增幅。一是在7月第二周人民币突然由贬值急转为一轮加速升值,这可能导致出口商出现预期恐慌,从而加快了当月报关;二是在对中国增长预期回升的背景下,可能存在部分资金流入;趋势一致的是EPFR数据显示资金在回流新兴市场。
出口的区域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对美、欧、日、港、东盟出口增速分别比上月提升了4.7、4.5、3.5、6.8和2.3个百分点。出口普遍转好一则意味着海外经济和需求在整体回暖,二则意味着资金即使存在异常流入也规模较小。从贸易类型看,一般贸易属于常规性回升,加工贸易有加速迹象。
加工贸易弹性低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加速对出口来说是一个好的迹象。
我们还是认为出口的趋势性回升是一个必然。海外经济整体仍处于震荡回升的趋势中,中国出口亦将处于一个趋势复苏的大环境之下。近期PMI新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并创阶段性新高,上海港航运运价(SCFI)环比亦出现反弹;5月国务院出台的16条稳外贸措施可能正在发挥政策效力,外需基本面的改善对出口的回升具有明显解释力。下半年出口形势会好于上半年。
进口受制于基数,但增速还是略低于预期。我们认为可能和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内需依然不稳固,导致进口需求波动;二是前期大宗商品有港口囤货的现象,去囤货可能会对近期进口有影响;三是价格因素,CRB指数6和7月相对低迷,这会导致名义进口金额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