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出口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创15个月高位
* 进口增速意外再度转负;贸易顺差创历史高位
* 出口高增长恐昙花一现,未来进口料低速增长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尤其美国需求强劲,带动中国7月出口同比增速跃升至双位数;而国内需求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进口同比增速再度转负。出口强、进口弱,推动中国7月贸易顺差创下历史高位。
分析人士认为,7月出口增速远超预期有其偶然因素,恐仅是昙花一现。但总体看外贸形势已趋于稳定,预计全年出口增速约在7%左右,政策方面以落实前期政策为主。
“出口恢复是必然的,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美国需求很强劲。但这么高的数据可能有偶然性,下半年能看到恢复,但很难保持平均两位数的增长。”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评价道。
他并指出,进口弱除了跟需求偏弱有关,跟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有很大关系;国内需求偏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低位的时间越长,对中国就越有利,因为进口数量没少、但价格却能便宜很多。
中国海关周五公布,7月出口同比增长14.5%,增速为去年4月以来最高,且远超出路透预估中值7.5%;进口同比下降1.6%,路透预估中值为增长3%;当月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至473亿美元,创历史高位,路透预估原本为270亿美元。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指出,出口大增的原因是对美国及欧盟出口增加所致,根据上半年数据推算,7月对美国出口增幅接近13%,对欧盟的出口也明显增加,这与美国与欧盟经济恢复较快有关。
他预计,随着欧美主要经济体经济的回升,下半年中国出口会保持平稳态势,预计下半年出口增幅会在7.5%左右,“总体看中国外贸形势已趋于稳定,政策方面预计仍以落实上半年政策为主。”
强劲的中国出口和顺差数据提振亚洲股市和汇市。中国国内股市沪综指 最新上涨0.5%,人民币/美元即期汇率 早盘续升,最新报6.1570元人民币。
中国月度外贸增速及顺差图表
**出口高增长恐昙花一现**
7月出口大幅增与此前发布的7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反弹相一致。海关新闻稿并显示,7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上升0.7至42.6,其中新增出口订单指数上升0.4至46.7,出口经理人指数则提升0.2至43;不过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为47.8,较6月回落0.1。
有分析师认为,亮眼的7月出口数据并不一定能完全持续,尽管下半年出口形势会比上半年好很多,但要保持7月这么高的增速,压力也比较大。
“出口近期复苏受外需、政策、汇率多重因素推动,但未来上述推动因素难以持续,欧美经济已显疲态,人民币近期升值也会弱化未来出口扩张速度。”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李奇霖称,“预计出口高增长持续性不足。”
他并认为,出口单月大幅超预期,原因可能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的生产与报关时间错位有关,不宜理解为外需大幅提振,还要等待出口交货值数据确认。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也认为,7月出口高增速应该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实际上并没有看到外部环境有明显改善,政府对出口的支持力度也并没有明显加大,人民币汇率近期也比较稳定。
“最大的可能是前期没有实现的一些出口订单,延迟到7月实现了。”他表示,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7月国内资本市场走势一直很好,可能需要提醒有关部门注意观察是否有热钱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了国内资本市场。
海关数据显示,1-7月中国和欧盟、美国及东盟的双边贸易总值分别同比增长10%、3.9%和3.5%。欧美复苏是推动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预计,在基数影响减弱,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等因素作用下,外需有望企稳回升,预计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长7.5%左右,进口增长5.5%左右,全年出口增长4.3%左右,进口增长3.5%左右。
**进口料维持疲软**
7月进口同比再现负增长,毫无疑问和国内需求疲软有关联,但和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也脱不了干系。分析人士认为,国内经济难见实质性好转,再加上政府严厉打击虚假贸易融资,都意味着进口未来料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进口低于预期,一方面有去年7月基数比较高的因素,另一方面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各大港口大宗商品囤货现象严重,现在风险开始暴露并有蔓延的态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观分析师陈鹄飞称。
他认为,只有这些囤积的大宗商品有效去库存之后,进口才会有明显增长;而且现在国内也处于结构调整时期,高耗能产业去产能化仍在继续,这也导致进口增长乏力,“进口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应将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
海关新闻稿显示,今年1-7月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但进口均价普遍下跌。期内铁矿砂进口均价每吨下跌14.5%,未锻轧铜及铜材、未锻轧铝及铝材均价分别下跌8.2%和17.6%,进口煤均价下跌14.9%。
“过去进口企稳主因是前期套利融资贸易订单陆续到港,但该趋势不可持续。港口库存堆积且维持高位,贸易套利融资监管趋严,下半年内需稳而不强,未来进口增速仍不乐观。”李奇霖称。
他表示,出口稳而进口弱意味着贸易顺差规模有望维持高位,虽然近期私人部门持汇意愿增强,考虑到结汇率处于历史低位,若人民币升值成为趋势会导致积压的结汇需求迅速反弹,进而导致基础货币超发。
“经济内生下行压力不减,央行可能会继续定向宽松抵补基础货币缺口,但考虑到未来的外占回升风险,央行主动宽松力度将减弱。”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