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外贸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下行压力较大,完成今年外贸增长7.5%的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已经进入由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在稳定贸易规模的同时,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成为迫切任务
高志强(化名)这两天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作为某券商的行业分析师,刚刚出台的进出口数据让他想起不久前调研过的那家工厂:一排排整齐的厂房里,只有2个车间在正常运作;20%的员工尚未接到上班通知,公司的接单数量尽管今年以来有了小幅度回升,可是和全盛时期相比,仍下降了25%左右。据该公司老总透露,这种情况在行业内已属乐观,中小型同类企业由于现金流等问题关门的并不在少数。美国经济、华尔街的铜牛、调研的厂房、女工低头工作的景象……这一幅幅的画面在高志强的脑海中形成“蝴蝶效应”,也让作为行业分析师的他开始更多地思考宏观分析师所要考虑的问题:进出口数据的真实性有多少?由此推出的中国经济走势如何?美国经济下半年的走势又该如何影响到中国大量的进出口企业?
要想获得这些答案,真不是一桩简单的事。还是先从日前公布的5月份进出口数据看起。
顺差连续上升
日前,海关总署公布了5月份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5月出口同比增长7%,略高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中值6.4%),和4月增速0.86%相比快速回升。进口同比下降1.6%,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中值5.8%),和4月增速0.9%相比回落。5月贸易顺差359.2亿美元,和上个月相比回升175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3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2月229.8亿美元赤字为2012年2月以来最低),不过在出口反弹的同时,进口下滑。
“扣除基数因素,中国外贸进出口目前仍然运行在基本合理区间,未来将逐渐恢复增长,进入到一个比较平稳的温和增长阶段,而且先导指数也预示着5月外贸出口形势将继续好转。”海关总署相关官员如此表示。
出口有所增长和海外市场复苏有着不小的关系。
德邦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外围经济复苏虽有波折,但欧美经济稳步增长对我国出口起到一定提振作用,4月末和5月中旬,国务院先后采取五大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优化外贸结构;发布新“国十六条”出手稳定外贸,再次强调结构调整,改善融资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多项举措逐步实施,促进进出口平稳增长;美国PMI数据连续4个月走高,预示中国后续出口将有所好转,预计第二季度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将显着提升。随着海外市场的陆续复苏,外需形势已逐渐好转,预计未来这一趋势有望继续延续,其中,确定性较强的是对美、欧出口的部分行业和公司,以及受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贸易活动,从而将进一步对国内经济形成支撑。
德邦基金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此次数据可以看出,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保持增长。前5个月,中欧双边贸易增长9.1%,中美双边贸易增长2.6%,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1.2%,中日双边贸易增长1.1%,与香港双边贸易下降28.3%是造成年初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不过,中美双边贸易增长仍有空间,从经济增长来看美国好于欧洲且势头强劲,但是对于贸易拉动能力,不但弱于欧洲,也弱于以往。
尽管出口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不过,专家认为,出口质量尚需提高。
凯石工场相关分析人员认为,可以看出,出口商品结构质量有待提高。前5个月占出口总值56.7%的机电产品出口下降5.1%,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1.3%,机械设备仅增长0.1%。同期占出口总值的20.1%的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由前4个月的下降0.8%逆转为增长0.4%。此外,肥料出口增加1.2倍;钢材出口增加33.6%;汽车出口减少6.6%。
“其实5月出口增长的商品附加值不高,附加值高的商品增速继续下降,科技优势没有确立,而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不存在,这是出口增长未来的深层压力。”凯石工场上述人士称。
值得关注的是,5月进口较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国内需求依然较弱,特别是投资需求较弱,5月钢铁和非金属建材等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二是近期由于信用风险逐步暴露,银行收紧贸易融资,进口贸易融资减少;三是人民币贬值,企业将进口延后。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表示,5月贸易数据最大的看点是进口。同比大幅低于市场平均预期,应该是贸易融资出了问题,尤其青岛港融资事件会进一步发酵,未来会更严重。比如一家银行,尤其是中资大行收紧的话。“我们有考虑到贸易融资对进出口的冲击,但从数据看,情况要更坏一些。”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则表示,进口持续下降,显示内需不旺,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吻合。从趋势看,下半年出口仍会保持7%甚至更高的增幅,毕竟欧美仍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其经济复苏是中国外需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进口方面,考虑到年年都存在前高后低的基数因素,预计下半年也会逐步回暖。
还有多少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进出口数据公布后,有一个难以忽视的焦点是,5月份进出口数据说明更多的“水分”(即虚假贸易)被挤出,接下来这一“挤水分”的动作可能还将持续。
光大保德信基金投研人士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出口同比增速的回升主要是虚假贸易带来的基数效应逐步消退,以及全球制造业的温和恢复逻辑没有变。但考虑到广交会订单较为疲弱,后期出口增速回升可能仍是较为温和的。此外,汇率走弱和外贸稳增长政策对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刺激作用见效更为明显。
事实上,打击虚假贸易的行为早在去年4月份已经开始。
2013年4月,中国监管机构开始打击非法货币投机行为。这类行为是指:货币投机者通过伪造的出口数据规避中国严格的资本管控,将外汇偷偷转移进中国,并换成当时正在快速升值的人民币。2014年这种交易已大大减少,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监管机构的打击,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央行一直在压低人民币汇率,以阻止资金流入。
分析师认为,今年4月将是中国贸易数据因猖獗的伪造出口现象失真的最后一个月。不过,由于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拒绝公布2013年调整后的数据,即使是中国其他政府部门也只能猜测中国出口部门的真实状况。
对于贸易数据失真的程度,海关总署曾经表示,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前四个月中国内地对香港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下跌了33%。而在去年,多数虚假收据都与对香港的出口有关。
数据统计显示,前5个月,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8087.4亿元,下降28.3%。自去年底以来,内地与香港贸易总值持续下降,其中今年前四个月贸易总值下降幅度达33.1%。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曾表示,去年4月中旬以后,内地对香港贸易恢复正常。由此可以预判,今年5月份起,内地对香港出口增速将回升。外围经济复苏虽有波折,但欧美经济稳步增长对中国出口起到一定提振作用,4月末和5月中旬,国务院先后采取五大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优化外贸结构;发布新“国十六条”出手稳定外贸,再次强调结构调整,改善融资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多项举措逐步实施,将有利于促进进出口平稳增长。美国PMI数据连续4个月走高,预示我国后续出口将有所好转,预计二季度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将显着提升。不过,从最新的5月数据可以看出,5月对香港出口增速同比下降0.83%,剔除香港之后,出口同比增长8.42%,和4月相比回升略降1.1%,反映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出口增速只是温和回升。
在打击虚假贸易的背后,内地在降低和香港贸易比例的同时,提高了对其他国家出口的比例。不过,增长幅度仍较小。5月份从出口国家来看,对G3国家出口增速同比增长8.38%,和4月相比回升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出口增速回落5.7个百分点至6.3%,欧洲和日本增速小幅回落至13.4%和2.2%。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如东盟出口增速反弹至9.14%,倾向于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也在恢复过程中。
其实,这一趋势从今年的4月份已经看出端倪。2014年4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出口同比增长0.9%,进口同比增长0.8%。
“从季节性来看,这一数据是超预期增长的,除去物价因素的影响,增速在一段时间以来略有恢复,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打击虚假贸易的措施使得这一数据相对真实,但是同比增长没有去年情况好。”泰达宏利基金相关人士如此表示。
经济恢复“在路上”
尽管5月的进出口数据并不难看,不过在提到后续的经济恢复,专家们几乎众口一词:远未到时候。
“总体来说,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在这段时间确实出现了超预期的增长,但这个幅度的提升还不足以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回升的动力。目前,我们尚面对着国外反倾销等不利因素,未来看,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增幅不会太大,5月份出现弱势反弹的局面。考虑进口需求依然疲软,预计6-7月的数据依然难言乐观,而外汇占款可能随着出口反弹而略有回升。”泰达宏利上述人士继续表示。
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师杨德龙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出口数据有所改善,这也是和全球经济复苏相联系,欧美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回升,带动了国内出口的回升。下半年出口增速会回到10%左右,出口回升也给国内经济复苏带来了一定的动力。但是全球经济还会有很大波折的,并不会一路向好,数据还会出现一点反复,现在国内经济的三驾马车增速都很慢。
“出口的回升给经济带来一丝曙光,考虑到经济增速有点低迷,估计下半年还会出现一些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回暖。经济数据这么差,股市很难有表现。”杨德龙表示。
凯石工场首席分析师张剑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乐观。
张剑辉认为,未来经济形势,外需改善对国内的正面传导,或对部分行业、公司形成利好,确定性较强的是对美、欧出口的部分行业、公司,以及受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贸易活动;对美出口行业中,机械器具、电机、电气、音像设备、交运设备里除铁道车辆之外的客货车辆类,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类,家具、寝具类受益或比较明显。
此外,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也预测:6月出口增速续上升,进口增速仍将保持低迷,贸易顺差或创历史新高,预测6月欧美经济进一步好转,对港出口增速可能由负转正,我国出口增速继续上升。同时,国内需求可能依然较弱,银行收紧贸易融资,6月进口增速或仍将保持低迷,如果6月出口同比增长8%而进口零增长,则贸易顺差将达到411亿美元,高于2008年11月的4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也表示,展望未来数月,极有可能出现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时趋松的情况,加之刺激的边界已由中央向地方扩张,预期经济有望在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初企稳。在经济趋于企稳的背景下,A股市场“周期搭台,成长唱戏”的逻辑依然成立,创业板和新兴成长行业的强势仍有基础。
魏凤春还表示,由于5月出口数据连续两个月回升,发电量创历史新高,以及PMI值季调后同步走强,显示短期经济可能有一定好转。在此背景下,市场对“微刺激”也有不同观点,一方认为无“微刺激”的必要,另一方则希望将“微刺激”变成“强刺激”。魏凤春认为“微刺激”实有必要,其一是因为可以预见,由于三季度面临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经济存在不小的下行压力;其二是当前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而且当前的经济企稳还不能说是“微刺激”已收到成效,因为政策见效哪能“立竿见影”。所以,政府必须提前亮剑,把握经济调控主动权,这也有助于预期管理。至于微刺激能否变成强刺激,这取决于经济自身力量的强弱。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强刺激的可能性几乎可以排除,“微刺激”的子弹可以再飞一会儿。
前海开源基金的唐文杰也认为,从国内来看,市场的表现与全球市场的普遍上涨形成强烈反差。这与国内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不可否认,转型、消费和创新是中国经济的关键所在,但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空间进行调整。本月经济数据方面依旧乏善可陈。市场憧憬降息降准,但这是否是经济困局应对良方,尚有待观察。目前市场低迷,整体继续保持观望。
万家基金相关投研人士更是在接受采访时直接表示“看空经济”。
万家上述人士表示,“根据高频数据,发电量环比5月下旬上升超过了季节性。从主要工业行业的中观数据验证看,本次产能利用率的上升速度慢于我们的预期,幅度大致相符。微观上,也有工业企业资金链紧张导致利润空间上升后复产不能顺利进行的信息。细节节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我们对5、6月宏观数据保持微幅反弹和总体震荡的看法没有变化。价格数据进一步显示出弱势。库存链条较短的水泥价格在近期持续下行,与4月上升形成相反的走势,而煤焦钢链条随着出货量开始下降、产量开始上升,价格预期也在趋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