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消费疲软、电子商务冲击、实体店经营压力加大等原因,连续多年上涨的实体店服装价格涨幅趋缓,一些服装品牌甚至全线降价,企业利润被迫压缩。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同比下降0.1%,近些年销售增速变化与限额以上企业服装商品零售额增速走势一致,2014年第一季度销售增速同样是近几年的最低,并且从2010年以来,增速呈现逐年放缓态势。零售量方面,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下降4.3%零售单价方面,2014年第一季度,服装销售单价同比上涨4.5%,涨幅连续两年低于5%,继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由此可见,在零售额和零售量双双下降的压力下,企业服装零售单价相比较前显着涨幅有了明显回落。
亲民单价示好消费者
刚进入初夏的北京街头短裙凉鞋的身影随处可见,然而商场里应季清凉夏装本应是价格最贵的时候,但新品标价却比以往亲民了很多,虽然单价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新进单品仍然不少,但经常逛商场的消费者会发觉,价格3、4百元甚至1、2百元的服装更多了起来,给了大众群体更多地选择,尤其是一些国内女装品牌表现尤为明显,“今年夏天的衣服好像比以前便宜了点”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感觉。
除了夏装,今天商场里凉鞋的价位也表现得十分接地气,虽然凉鞋在价位上表现得不如女装明显,但很多家百货商场新款凉鞋一上市就就打出7、8折的优惠力度,如果有意向购买,还能向店长申请到6折。去年此时,新上市的凉鞋基本不打折。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实际购买的成交价与去年相比却在下降。
虽然今年的商场中部分品牌服装价格相比去年基本持平,并且折扣方面远比去年优惠,但并没有出现商品热销的景象,反而逛的比试的多,试的比买的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盈利模式和能力偏弱,最关键的是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由于消费疲软、实体店销售不景气,很多加盟商或代理商偷偷在网上违规卖货。即便在市场压力和电商的倒逼下,部分商家在价格上妥协让步,但由于消费者认为打折只是商家的噱头,并且已经形成“百货商店服装太贵”的固定思维,因此不少消费者还是认为回家逛网店更为方便划算。
压缩成本降低利润
服装终端价格暂时出现了平稳的理性回归趋势,希望以此来示好消费者,但却仍然无法回避服装企业面料、人工、租金等成本上升的现实。
尽管各种成本压力激增,不少企业却表示不敢随意提价,面对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企业利润已经开始不得已进行压缩。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品牌也有自己的对策。
要想省下人工成本难度很大,因此很多品牌都会在面料上想办法。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今年价格比较亲民的那些女装品牌和款式,在面料的选择上,蕾丝和雪纺的品类出现占了较大比重,相反,全棉质服装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这是由于除了从流行角度考虑,雪纺和蕾丝面料的成本比纯棉要低。
商场服装价格两级分化也比较严重,千元服装还是占了大部分比重,为了保证利润,一些品牌推出了亲民和高端两种系列,这部分高中端产品的面料则会更多地选用全棉或者真丝等天然面料。
此外,企业还会依靠掌控各个生产环节来节约开支,例如将裁减工序损耗降到最低,半承保制度,让销售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拓市场以增加销售量等等。保持品牌的含金量,同时调整价格,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已经成为目前不少品牌的销售战略。
微博回放
@孙昌旭:还是线上买衣服便宜。我这一身衣服网上商店购买,衣服100元左右,裤子200元左右。质地、质量,感觉都不错。今天下午在深圳逛了一下线下的商场,差不多同样质地的要贵几倍的价格。随便一条裙子,稍微有点不知名的小品牌的,都要千元以上。
@WienerProcess:现在,很多消费者发现,他们已经被传统卖场的超高价格剥削了太长时间,尤其是被那些销售国内外名牌服装和电子产品的零售店。而这些店面通常占据一个商场零售面积的70%以上。阿里巴巴和其他网上商家正快乐且轻松地从中国人对价格高企的传统商店的日益不满中获利。via福布斯@兔-娘:这种高档商场的服装是有价格虚高的成分,但现在的价格还是能够消费得起的,又不是隔三差五地去买。
@蔡绍红:该逛的都逛了,对服装市场的分析,只总节了二条路,一活路,要么做高档次的,在高档商场,高档环境,高价位支撑下卖高档货。
要么在大人流的场地,开大的卖场卖大量的廉价货。另一条死路就是在做不高不低,一般的产品,一般的价格,这类定位生存下去的机会太渺小了。
@随密逃:今天特意上了趟街,目的是矫正自己的商品价格观,但结果不太理想,服装为例淘宝和实体店差距缩小,不过商场挺萧条,难道通货膨胀太厉害了,年初到现在人民币都在贬值。
@芝麻团长:前些日子在老家闲逛商场,各种衣服上的标价都高得令人啧舌,这几天又去深圳的万佳逛逛,在平时常买从来骄傲地号称从不降价的女装品牌店里居然花不到八百买了七件各色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