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联储(RBA)副主席洛威(Philip Lowe)周三(3月26日)表示,对全球市场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雄心可能是一个“地震事件(seismic event)”,它将导致大规模资本流动,或许还会产生一个新的储备货币。
洛威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目前还有一段道路要走,但中国政府通过上周放宽人民币交易区间,已显示其推进该进程的认真态度。中国过去五年已经放宽相关管制,以打造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货币,并降低其对其他货币的依赖。
中国人民银行[微博](PBOC)宣布自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
洛威说道:“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相应地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和提高汇率机制弹性,可能给国际货币和金融格局带来地震性变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放宽金融管制是带有内在风险的过程,不过假如处理得当,将产生可观回报。”
中国已经是澳洲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占后者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洛威指出,假如中国最终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或将导致巨额中国资金流向海外,并引发可对冲外汇风险的产品需求加大。
业内人士指出,放宽管制并非毫无风险,尤其是考虑到中国金融业相对于经济的规模已经很大。但澳洲实行浮动汇率的经验显示,如此做的收获也将巨大。
洛威表示,对于中国而言,此举还可能使得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与美元齐头并行。这对澳大利亚的银行和基金公司也可能是个好消息,在华投资机会将增加,且他们还可帮助管理流入澳洲的中国资金。
中国官员在2011年9月份向欧盟商界人士表示,人民币到2015年将实现“全面可兑换”。中国已加快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的使用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为了让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的货币篮子,美国和欧洲要求的条件之一就是人民币要全面可兑换。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人民币支付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于2014年1月全球排名达到第七位。不过,交易仍集中在香港地区。
根据SWIFT最新报告,1月人民币占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份额为1.39%,较前一个月的1.12%增加,全球排名也由上个月的第八位,提升至第七位。
根据本月稍早出炉的针对机构投资者的调查显示,人民币最终将取代美元,成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美国道富(State Street)和经济学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公布的针对200名机构投资者的调查显示,53%的投资者认为,人民币将超越美元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