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贸易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面对人民币“外升内贬”政府应有作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4-02-11

  □新 平

  央行稍早时候公布了2013年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数据(27770亿元),与上年同期4946亿元相比,约增加了4.6倍。上述现象与人民币汇率升值是紧密相连的。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2013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7.89%,且自2005年我国重启汇率体制改革以来,升值几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再加上国内物价每年都会有所上涨,这一宏观经济现象组合被大家形象称为“外升内贬”。

  诚然,“外升内贬”给我们平添了许多烦恼。由于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手中的美元就好比是烫手山芋,不换成人民币马上贬值,换成人民币还要跟着贬值(因为通胀客观存在)。对于外向型企业来说,利润空间的大幅压缩使得生产经营越来越难以为继,一些企业主为躲避难以偿还的债务,不得不“一跑了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失控,意味投资损失不断放大。

  但是,“外升内贬”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首先,综合国力提升了。表面上看,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但如考虑汇率升值因素,以美元标的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速就会达到两位数。显而易见,中国离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目标已不再遥不可及,在日益接近这一目标的伟大进程当中,相信对国人是一种极大的信心鼓舞。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也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实惠。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2013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82亿吨,煤及褐煤3.27亿吨,粮食8645万吨,汽车119.2万辆,飞机743架,等等。如果没有人民币升值,上述产品的进口成本恐怕就要大增,不利于我们进一步改善衣食住行。

  显而易见,“外升内贬”有其两面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外升内贬”是我国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人民币汇率改革最终完成之前,这个趋势很难改变,那么我们不妨因势利导,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扬长避短,使其更好地造福国民。

  改革开放36年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成就主要还是体现在储蓄多了,投资多了,百姓所能分享或消费改革的成果并不多。由于长期以来外汇无法有效藏之于民、用之于民,使得储备规模就像脱缰野马,一涨再涨。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已高达3.7万亿美元,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储备规模都有过高之嫌。因此,需要更多政府部门共同协商如何用好外汇,并积极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毋庸质疑,外汇管理部门早就动过“藏汇于民”的念头。外汇监管当局在2012年即允许企业和个人自主保留外汇收入,从而宣告强制结售汇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没有更多好的消费或投资渠道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增无减的情形下,“意愿结售汇”实质已与“强制结售汇”成为等价命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议,政策或许该从两个方面去修正:其一,使居民“有汇可用”。可考虑进一步提高个人境内居民年度购汇总额,如从目前的5万美元提高到20万美元。其二,使外汇“有的放矢”。可考虑适当增加美元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比如适合中等收入阶层使用的服装、化妆品等,解决国内外市场差价过大问题。另外,还可考虑在不冲击民族工业和限定购买数量前提下,针对使用外汇购买超豪华进口汽车(如单价在25万美元以上)的消费者,实施更为优惠的税率标准(如关税减半)。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从当前的国际国内实情出发,我们必须转变由准国家机构通过海外投资实现盈利的思路。现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是不争事实,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不及我们也是客观实际,违背客观规律办事,硬要“不开花的植物也开花”,最终只能适得其反。换句话说,与其勉为其难去海外投资,不如调整思路转而让外汇为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比如,国家外汇投资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硬通货”,选择到世界各地广泛采购能源矿产或其他关键原材料,从战略上为我国增加实物储备;或者选择购买更多的成品油、粮食、农产品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商品,丰富国内商品市场,平抑价格波动,变“取汇于民”为“还惠于民”。

  (作者系北京独立经济学者)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