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进口增加是日本11月出现创纪录经常项目赤字的一个原因。但该数据也反映了一个更根本的变化:日本长达30年的出口大国地位可能不保。
从1980年代到2010年,日本的出口一直超过进口,向全世界出口电子产品、机械以及其他商品。
但在2011年福岛核灾难发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日本关闭了核电厂并加大了对其他燃料的进口,日本贸易也由此转为逆差。
这些核反应堆仍处于关闭状态。而日本庞大的燃料进口加上疲软的日圆,正导致该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但即便剔除燃料进口,日本充其量也只能实现少许贸易顺差。一个主要原因是日本企业已纷纷将生产迁到海外,搬到中国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
如此一来,这些产品就出现在他国(例如中国)的出口统计中,而不是日本。日本此前推出了宏伟的货币放松政策,旨在压低日圆汇率、吸引企业回归本土生产,但到目前为止,这一策略并未奏效。
苏格兰皇家银行证券(RBS Securities)驻东京的经济学家Junko Nishioka说,随着日圆走软,只有少数公司把海外工厂迁回了日本国内。
与此同时,日本出口商在国际上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市场。眼下在日本,购买进口电子产品等进口商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而电子产品一度是日本出口的支柱。
汇丰(HSBC)驻香港的经济学家Izumi Devalier说,日本制造的产品正在失去竞争力。
这在日本疲软的出口数据上得到显现。日本贸易会(Japan Foreign Trade Council)认为,截至3月底的当前财政年度以日圆计价的日本出口额预计将增长9.8%,但这主要是由于日圆走软使出口所得外汇能兑换成更多日圆。与此同时,日本贸易会预计,受燃料需求增加推动,进口将增长14.1%。
日本贸易会的预测显示,当前财年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额可能增加13.9%,智能手机等设备的进口将增加25.7%,汽车和服装进口额分别增加14.6%和24.8%。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经常项目应该会在今年第二季度重新取得盈余。不过,这将主要得益于大量海外投资收益帮助掩盖持续的贸易逆差。
Sojitz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Tatsuhiko Yoshizaki表示,本世纪头十年,日本同时取得贸易顺差和海外投资收益,而目前的新情况是需要用海外投资收益来填补贸易逆差。
如果日本的核电站重新投入运营(这仍是激烈的政治辩论的话题),则燃料进口将减少,从而帮助缩小贸易逆差。不过,即便核电站重新投入使用,带来的影响可能也将有限。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东京的首席经济学家Hiromichi Shirakawa表示,核电站重新启动将帮助缩小缺口,但不足以改变日本的贸易格局。
对于日本来说,以上这些问题具有不同的影响。日本政府希望看到的是更多企业回归本土、工资和消费水平上升、多年通缩局面结束。如果情况没能如此,日本经济可能会重新陷入低迷。
从经济角度讲,较大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储蓄和投资之间存在缺口。这进而意味着未来日本可能不得不更多地依赖海外投资者填补这一缺口。考虑到日本的公共债务规模全球领先,这将是一个高风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