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今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虽然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在美国和欧盟复苏的带动下回升,但其对进口依赖的下降,以及人民币升值可能会限制中国出口复苏力度。
瑞银指出,历史上,全球需求增长1个百分点会带动中国实际出口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出口价格上涨会对实际出口需求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2013年前8个月里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近7%的确令人担忧。
全球需求虽然有所复苏、但仍属羸弱,全球范围,包括中国存在着产能过剩,因此瑞银认为出口商不太可能把实际有效汇率的大部分升值幅度转移到出口价格上。过去几年的经验似乎也支持这一观点。
综合考虑需求复苏以及人民币升值,瑞银认为2014年中国出口仍会受到积极影响,预计净出口将拉动2014年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左右。
根据瑞银的调研数据,过去两年里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增速对内需增速(用发达经济体的工业增加值代替)不太敏感。欧盟和美国两大经济体占中国出口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近两年来美国的进口增长一直慢于内需,在经济没有陷入衰退的情况下,这一现象较为反常。
欧盟的结论则不那么明朗。虽然由于经济较为疲弱,欧盟的进口表现不佳,但近几年欧盟整体进口以及欧盟从其他经济体的进口增长一直快于内需。不过,即便这样,近期欧盟内需的好转也并未导致进口出现类似的改善。更有意思的是,虽然过去十年来欧盟从其他经济体进口占其总进口的比重稳步上升,但过去两年里这一比重近乎停滞,甚至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下跌。瑞银认为,要判断这种趋势是否会延续下去可能为时尚早。
许多观点认为中国竞争力正在下降,论据包括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工厂从中国迁至别国等事例。不过,从更加宏观或者总体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否正在丧失竞争力?总体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来中国在全球出口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上升,不过升幅有所收窄。在美国和欧盟这两大主要出口市场,中国的竞争力提升势头似乎正在减弱,市场份额甚至出现流失迹象。
研报称,市场份额变化的整体趋势掩盖了行业层面存在的挑战。瑞银发现,中国轻工业制品出口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似乎正在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越南等国家出口商以更低的价格在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出口产品市场中获取了更多份额。另一方面,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过去两年里中国的机械设备出口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稳定,电子产品的市场份额则不断上升,这可能是反映了中国在这些产品的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出口的在欧盟的出口份额似乎已经在近期见顶。
在过去两年里,中国的出口增长可能已经对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更为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经济复苏使得美联储削减QE规模,新兴市场经济受到的积极影响可能也会小于以往,也就是说,削减QE规模的不利影响将部分抵消出口需求好转带来的正面影响,因而中国出口受到的积极影响可能也不会像过去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