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广交会,有人征战多年,“又来了”,有人第一次来“传说中的广交会”。广交会不再是外贸企业收获订单的灵丹妙药,但作为中国第一展会,广交会依然吸引着大量的采购商和参展商。
Bella(中译贝娜)属于其中“征战多年”的。来自澳大利亚的她,有超过10年的跨国企业工作经历,涉足过电讯、财务等多个领域,现在为一家涉及多种业务的跨国贸易公司工作。
早上9点,在广交会展馆,我见到一副职业女性打扮的贝娜,她拖着拉杆箱,正在与同事分配任务—总面积116万平方米的广交会展馆太大了,有人测算过,即便你一刻不停地在赶路,要把所有展馆看一遍,哪怕是瞄一眼,都要几个小时。
贝娜并不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这次她目的很明确:来寻找一些新奇特产品。确立了目标,就开始行动了。我跟着贝娜,拉着装目录册的小拖车,从一个摊位到另一个摊位,看产品,拿目录册……
在电子和家电产品区,我们逗留的时间最长。一款长得像魔方的音响留住了她的脚步—首先吸引人的总是外观,四四方方,所有的按钮都内嵌入机器“体内”,小的像一块蛋糕,大的拎在手上如同一款时尚包包。音乐响起来,从那小小的盒子里飘出的曲子雄浑深厚。
迎上来的销售经理适时地递上画册,介绍产品的性能。“That’sgood!”贝娜显然挺满意,但并没有马上下单,她小心地在宣传册上一一标注了每款不同型号的产品价格,在部分产品后面打钩—这表示她会重点关注这几款。
来自深圳的一家国内著名品牌的电视机企业,其展位位于展馆“中央大道”的黄金位置,面积要比一般的展位大出数倍。“我知道,这个品牌在中国很有名”,贝娜径直走进去,跟业务员交谈起来。她是在咨询一款对电流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用于大型展览。“大品牌的企业,他们很专业!”虽然没有找到想要的产品,贝娜仍旧不吝赞赏。
跟着贝娜一路穿梭在展馆之间,我们需要迎接两旁众多业务员热烈的目光,他们一般会站在门口,手上拿着宣传册。热情的人还会迎上来,塞给我们产品目录册和名片,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失望了,贝娜会礼貌地接好资料,并没有走进去。
我问她,怎么看中国的产品?“如果我要买衣服,那可能还是越南的更便宜。为什么要来中国?中国服装里面也有独特之处的,我指的是有中国元素的产品。”贝娜指着身上的衣服对我说,中国的产品有好有坏,那些只想着赚钱的中国公司,他们做出来的产品就不一定好。
很快我们就遇到贝娜口中这些“只想着赚钱”的企业,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和当下流行的产品非常相像。有一家参展商为了吸引客户注意,在展厅内壁的墙上设计了“流水模式”,把电子产品放到塑料袋内,悬挂于水中,不知道是为了显示其防水功能优越,还是仅仅是用来引人注目。
“这些缺乏创新的企业,靠着模仿流行产品生存,价格虽然便宜,但是质量却不好。”贝娜说,她愿意为高质量的产品付相应的高价格,因为这样的产品在他们的市场上也更加畅销。而让她遗憾的是,这样的企业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整个电子产品消费品区走马观花下来,大部分都是大众商品,同质化严重,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拖着的拉杆箱,目测差不多有二三十斤了。我跟贝娜找了个空位停下来,先梳理了一遍,真正有用的很少,后来留了十多本产品目录。
减轻负重之后,我们又在附近的照明区逛,这次贝娜很快就被一家多种创意灯具吸引了。其中一款,巧妙地将树枝转化为灯杆,每段灯杆的灯光亮度皆可独立控制,使用时可随心所欲调整空间所需的照明。
这个展馆的老板一开始并没有热情地迎上来,只是在一边悄悄伫立着。贝娜看得差不多了,他才凑上来,就贝娜感兴趣的问题仔细作答。最后还是在贝娜的要求下,老板递上产品目录。我注意到,贝娜的表情是最轻松的。
这时候我才体会到,广交会,不仅对参展商是一大考验,对采购商也同样是一种心理与生理高强度的考验。在看过那么多千篇一律的产品和销售说辞之后,采购商也希望能跟参展商有一些轻松的互动交流。
几乎脚不沾地连逛三四个小时,我俩都有点走不动了,这才分手道别。贝娜拖着一箱子的产品册心满意足,这里面有造型奇特、音质很好的音响,有内饰LED灯光源的炭火的壁炉,有可以作为夜晚野外用的手电筒……
我还发现,贝娜进去的展位,至少从装修上来看,哪怕不很精致,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来参展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摊位精装修。没有条件的,也应花心思做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