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电商是如何存活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购物。这对电商来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是巨大的考验。面对动荡不安的电商局面,国内的电商企业已经开始理性化了吗?面对天猫京东国美苏宁等大咖不断地叫板市场,留给众多中小电商的流量越来越少、转化越来越低,盈利越来越少,活下来也越来越难??此时此刻萦绕在中小电商心中那个永恒的问题必须提出来了:我们该如何存活?
《电商学院》走访4位中小电商领军者,对广大的中小电商们会有一些启发。
电商从一开始就要稳健地赚钱
洪清华(驴妈妈创始人)
现在,电商有两种做法:小而美的电商追求盈利,大而全的电商钟情规模。这些做法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否。我的看法是,从一开始就要稳健地赚钱,通过不断循环发展应该是大多数公司的追求,当然也包括电商。
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我们的基因是从线下开始的。我们最早是做旅游规划咨询,后来扩展到旅游营销、旅游开发、连锁酒店等,都是线下业务。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形成了赚钱的习惯。成立驴妈妈网,一是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大势,二是与线下业务达到互补,完善公司的业务链,形成一个闭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企业要赚钱,靠的无非就是低成本、好产品、优服务,只是手段不一样。驴妈妈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个:一是业务模式上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二是尽可能地把服务做到极致。
驴妈妈刚开始做的时候,学的是携程和艺龙。我有时候觉得单独做线上也很好,但携程毕竟抢了先机,第二名跟它相差太远了。像我们这种垂直类的小电商,就是靠线上线下互动起来的,所以一直发展得很稳健。
线上+线下,就是现在流行的O2O模式。这块工作我始终围绕游客和景区展开。集团六个业务板块中,驴妈妈网给景区导入游客,奇创给景区做规划设计,除此之外还有景区营销、运营管理,甚至投资。反过来,我在线下和景区形成的良好关系,势必为线上提供更好的资源。我可以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拿到更优质的资源。如此一来,我的产品性价比就提高了,甚至还能为游客提供专项服务。
在我们这个行业,也有快速烧钱做市场规模的,但是我们增长也很快,每年也有百分之几百的增长,这就够了。只要自己能活得很好,就不怕压力,为什么?因为这个市场一定是大浪淘沙。我相信,靠快速砸钱也有成功的,但几率会很小。你烧完了钱还没做起来,那该怎么办?我觉得具有自我盈利能力是最稳健的模式,不管外面怎么变化,都会赚钱。
打通线上线下,创新营销模式
徐潇(钻石小鸟联席董事长兼CEO)
说到赚钱,我们其实没有外界说的那般暴利,只是盈亏平衡而已。不过,作为一家钻石电商,我们的确有一套自己的赚钱方法。
模式上,2005年我们最先提出“鼠标+水泥”的做法,即网站和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我一直认为,体验店是品牌的终端。对于钻石这个品类,体验店大大提高了品牌价值,增强了客户信心,同时减少了交易纠纷和售后服务成本。
但是,这个模式早期很单薄,线上与线下几乎割裂,经过几年优化才逐渐成熟。现在,我们线上可以给体验店带来50%的客流量,而体验店是营收的主要贡献者。
在2007年和2008年,我们先后拿到今日资本和策源资本的两笔投资,砸了不少钱做推广,却让我们走了弯路。从2009年开始,我们有意识地缩减成本,改变营销策略。我们减少了电视和线下渠道的投放,在营销方式上采用创新玩法,在营销内容上做创新。
所谓缩减成本,不是一味地省钱,相反,保持必要的曝光率是我们这种做品牌的公司所必需。因此,我们现在依然不定期在楼宇、电视投放广告,而省下来的钱投放到更具价值的渠道上,比如做口碑营销。
我们认为,社交媒体是深层次地和用户互动,因此在微博、微信还没有大行其道之时,我们就在论坛上与用户保持交流与互动。今天,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更容易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机会就在于此。但是,我们并不引导口碑,而是基于客情系统得知用户的反馈,然后再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合作营销是我们的另外一种方式。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要做到最有效的传播,就要不断去寻找合作机会,借势营销。譬如在今年的ChinaJoy上,我们和盛大合作,游戏里的饰品通过再设计做成周边产品,使其更具赠送或购买价值。
关于电商该怎么赚钱,我更倾向于自我造血的循环式发展。我们作为一家重线下的品牌商,服务是核心。在把团队控制在500人之后,我们就已经坚定了要走自我造血这条路了。
烧钱的路行不通,精细化运营降低成本才是正道
吴志祥(同程网创始人)
同程网要赚钱,而且能赚钱。2004年,我从阿里巴巴出来创立同程网,多少受老东家影响,觉得阿里做全行业的B2B可以活下来,我做个细分领域的B2B应该没问题。我当时也没考虑过拿风投,就想着靠自己赚钱养活自己。
基于这样的理念,第一年我们实现营收平衡,第二年开始盈利。我们当时的做法很简单,建立一个针对旅行社老总的B2B社区,发展会员,给他们做电子名片挂在网站上,然后从中收费,最初是100块钱一张。到2008年,我们有接近1万名付费会员,单人最高收费也曾达到1万元。
2008年,我们吸引了VC的目光,但VC告诉我,如果想做大,需要转型做B2C。因此,我们需要一笔钱,于是就引入了苏州创投集团的1500万元投资。
当时,投资方希望我们能找到一条既能快速扩大规模,又能较快提升利润的路子。无疑,这很困难。我们只有1500万元、200多号人,竞争对手是携程、艺龙这样的超级大鳄,我们都不好意思去说跟它们是竞争关系。但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同程网摸索出来一条自己的路,采取一种很草根的做法——SEM和SEO。
2009年,我们是扔钱给百度最多的旅游网站。2010年,我们实现盈利,营收1亿元,利润大概有400万元。
到2012年腾讯投资进来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在国内走烧钱这条路不现实,只能靠精细化运营。而当年4月的亏损让我们加快了这一步伐。
按照原先的财务制度,4月份的亏损,最早要到5月13日才能得知,这还有什么价值呢?所以我们制订了一个“报表到天制”,把公司的年预算分到每一天,如果这个月的盈利额是200万元,分摊到天就是7.5万元,比如昨天的利润是5万元,那么差的2.5万元就要分拆出来,想办法补上。
从业务上讲,在线旅游网站的产品并没有太多差异,拼的是细化的东西。携程的重点是公务和商务人士,那我们就去争取年轻一代的自助游人群。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我们的酒店业务依然能保持百分之六七十的增长,而且还有利润。
中国电商企业不是死在“小”,而是死在“大”
杜非(沱沱公社CEO)
过去几年,很多电商都在烧钱,那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规模是生存之道。其实小而美的公司也活得很好,很多淘宝店里的垂直品牌都是盈利的,淘品牌和电商本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渠道的展现方法和获取会员的方法不一样。
这些盈利电商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把自己的前端和运营管控能力做得很强。比如御泥坊、阿芙精油的商品生产控制就很好,同时很强地控制了商品的毛利结构和需求结构,加上好的运营管控方法,盈利很容易显现。
你做管理经营时应该有一个习惯:做一个项目或是年度规划时,一定要算出盈利的时间节点,即使没有盈利节点,也要算出从哪一天开始现金流是正向的。如果没有正向的现金流,你将来是要向别人化缘的,你会过得很苦,你就是一个要饭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算过这个账,但企业为什么最终还会走向失控? 第一,账没算清楚,大家通常都会用战略亏损来掩饰自己没算清楚账的缺陷;第二,规划做得不够长,创始人忽略了竞争会把盈利节点拉得过长,而一味追求规模。当你预估你的营收将达到1个亿的时候,一定不能拿有100万元业绩时的费用和成本结构去套用,你客单价、固定成本、营销成本都将随着市场而变动。
好的公司都是靠运营赚钱的。一家好公司的营销可以做得很平淡,但是如果运营管控得好,一定会挣钱。运营是从头卡到尾的,从选品到进货,到确定商品的毛利结构,到监控销售、监控缺货、监控出库、监控消费者的反馈,形成整个数据链条反馈给执行人员,你才知道什么商品要做,什么商品要剔除,什么商品要压制发展。这些都是零售业和电商碰撞出的方法。所以,运营部门是电商公司的中场发动机。这个部门是掌控进攻和防守的,什么时候要促销,什么时候不促销,不是采购营销部门说了算,而是要运营部门审批的。这个方法现在沱沱也在用。
起初,我们总想把客户体验做得更极致一点。我刚到沱沱的时候,发现我们给客户的满意度是150%,其实客户只要80%就够了,这样整个服务成本会降到更低。我们现在的客群很小,当有一天客群增加的时候,大家就会开始抱怨你的服务质量怎么下降了。我们应该让服务质量慢慢提升,你一口气做到150%,以后还怎么提升呢?中国的电商和零售业都不是死在“小”上,而是死在“大”上。创始人要管理好自己的节奏,不要跟着别人的节奏跑。有些企业急于扩大自己的规模,有时一下扩大到两三年之后的预期,不断提高自己的成本。但其实,消费者真的没有那么着急。
所以,创业企业首先一定要做符合商业本质的事情,包括怎么让顾客信任,如何建立保障体系等等。很多企业因为要付出成本就不想提供保障,它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消费者的选择是很简单的,来你这里是因为你的保障体系,同样会因为没有保障而离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