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做银行,短期来看,这个行为更像是噱头而不具备实质性利好。
先来看看互联网企业做银行的几个难题。首先是申办难。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最新报道,银监会内部也没有对民营银行的试点计划达成一致,但首批可能的就3家,是否有互联网企业能入围很难确认。
现在来看,就如同当时的创业板上市,民营银行试点名单很可能与当地政策有很强的的挂钩。也有说法说上海、天津是首批试点的城市,而第三个未定。目前来看,这两个地方并没有太好的互联网公司。
腾讯的申报是在广东,苏宁则是在南京,当地政府的支持本身也是这件事儿炙手可热的原因,但支持并不代表最后能成立。
第二个难题是资金。
要做银行到底要多少钱呢?我国目前有300多家银行,乡镇银行的注册只要5000万元,但全国性银行则要10亿或100亿不等。
民营银行首先不是区域性银行,注册资金太低银监会并不容易监管,目前申报的企业中,有消息说腾讯也在100亿元的申报规模。
钱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巴塞尔协议,这是全球银行需要遵守的公约,而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必须预备的现金,假设这个比例是15%,意味着你的银行有10000亿存款,那至少需要放1500亿准备金不能动。
加上银行网点、人员、信息系统等,做一个银行真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互联网企业不少还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否有大量的资金不好说。
第三个难题,监管和政策问题还需细则落实。
金融改革从上个世纪末就在持续进行,而银行的开放本身就是一个老话题。但核心问题却依然没有改变,那就是如何防止民营银行为自己的关联企业提供额外的担保业贷款。
举例来说,阿里巴巴成立的银行,那是不是阿里平台的商家来贷款就会更容易,而非阿里平台的小微企业就拿不到贷款呢?要知道阿里平台的商家因为入驻阿里,必然和公司有业务上的往来,属于业务管理的企业,要兼管银行的中立性并不容易。
第四个,一些试点中存在的不好的可能。
银行市场化就需要市场化的方式运作。隔行如隔山,互联网企业A既然打算做银行,那就应该是本行的强者,但去和传统银行抢饭碗也能是行家吗?这可不一定,那就有可能面临着被淘汰的倒闭问题。
在中国金融体系下,民营银行进入后,破产机制一定会慢慢引入,而储户的存款赔偿怎么进行,就有很大的鸿沟。目前来看,传年内会颁布的民营银行细则会有覆盖。
经营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最后没有赢得市场,这并不利于公司,这只是一个问题,事实上,正因为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才需要试点。
有上述这么多的问题,还有更多,那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还要这么积极去做呢?原因可能有下面几点。
收入名声,比如苏宁。苏宁在地区有着多产业运营的优势和强大的物流、供应商和政府关系,也有全国性的品牌,所以当国家开放虚拟运营商、银行,苏宁都走在了前面,而这给苏宁带来了很大的名声收入。
名声换来的直接效应就是股价。从今年7月初的4.86元,苏宁云商股价已经在9月底接近了11元。
拓展银行业务,构建生态圈。第一批互联网企业要做银行的,多数是电商,因为他们整合实体企业,并真的能看到机遇。
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开放,这又是一个国家重点拓展的行业,以阿里为例,大量的小微企业基于自己的平台生存,银行服务本来就是生态中一个基础服务,阿里有做银行的业务积淀,如果做好,能上市,未来也将是上市丰收的分支业务。
这个是提供想象空间的理由,阿里上市路上也被认为通过一连串的收购和投资创造新的上市故事。
赢政策红利。试点的计划可能会让运营企业获得更牢固的业务支持,并充分执行了当地政府的需求,企业可能会解决很多发展中的问题。
那要实现这些目的,又有这么多难点,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互联网企业做银行这件事呢?应该是乐观看待但不能神话。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要做的可能不是传统的存贷为主的表内业务,而是大量的表外业务和手续费收入。
在这样的视角中,互联网企业要做的更多是开放,和金融行业的合作可能会是一种突破,而不一定需要自己来做银行这个基础业务。
其实民营银行对现有大商业银行的冲击不大,但后者却非常关注此事,因为他们的优势就是大量的网点和成熟的内部管理系统,而互联网企业则能提供更新的思路解决问题和提升工作效率。
主要的合作方式是业务上的融合和创新,首先考虑的是传统业务的发展。银行的本质就是借贷的利息差额,一方面现有银行能弥补互联网企业吸纳存款的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可以将实时性、无线的积累再继续回馈银行发展。
一起拓展小微企业业务。现在银行不做小微贷款,原因在于一方面数量过大审批麻烦,另一方面没有违约评分标注,最重要的则是大大提升银行网店效率。
以阿里为例,淘宝平台最初的卖家由于贷款金额少、没有信赖度记录,从而难以贷款,但结合单体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库来说,银行的效率将大大增加。
单个企业来看,苏宁是最高调宣布要申报的,其中苏宁银行的名字已经得到了批准,而阿里更像是一轮概念的持续观望,腾讯交了申请,但官方表示无法回应,现在来看,企鹅银行的日子极有可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