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贸易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棉花“外热内冷” 政策仍“雾里看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08-16

  近日外盘ICE主力合约先后突破85、89.56、90关口,14日高点一度达到92.54,引发港口保税棉、即期外棉和远月船期外棉报价整体上涨,涨幅普遍在6-8美分/磅,但成交非常冷清,买卖双方陷入全面僵持阶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国内棉花市场却“静悄悄”,已清关外棉人民币报价不仅没有随ICE上涨,反而有100-200元/吨的下跌。国产商品棉由于货源大多集中在参于国储棉竞拍的用棉企业手中,市场流通非常有限,因此除外棉外,国内市场几乎可以用“一潭死水”来形容。

  7月中旬以来,广东、江浙和山东等地无论国产棉纱还是进口棉纱,尽管厂家和中间商报价维持高位,但实际成交价已有300-500元/吨的下滑,而且棉纱销量“走不动”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棉纺织厂和棉纱进口商面临的出货、利润压力都非常大,不排除8、9月份一些中小型纺纱厂和贸易商为保住资金链不断裂而采取“割腕自救”的情况。一旦纱布等产品“去库存化”无法有效实现,沿海及河南、河北等地中小企业减产、停产的比例仍将大幅上升。

  据对山东荷泽、河北高阳、河南辉县及新野、江苏的湖塘等小纺织厂集中地区调查,至7月底实际停产的厂家比例已达到50%左右,原料问题(国储棉竞卖价格高,小企业无配额资格)、资金问题(涉棉纺织企业的贷款大多叫停)和利润问题(纺纱无利润甚至要贴水)是中小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

  针对9月份以后的棉花市场,因为2013年度收储细则尚未出台、9月份有关部门是否继续对国储棉“去库存化”以及针对纺织、服装行业提高出口退税、减税甚至信贷支持仍停留在书面而存在相当大的变数。据消息,有关部门否定2014年出台“棉花直补”措施的可能性,收储政策似乎也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政策如何调整引发棉农、轧花厂、棉纺厂和外商等整个行情高度关注。因普遍认为中国政府托市政策将在2014年退出,国内外棉价合理回归,国内市场中长线偏弱的看法占据主体位置。2013/14年度仍将是“政策市”,期货、撮合套保和现货经营的机会至多在2013年度收储政策结束后出现。认为短期需注意下面几点传言或正在逐渐得到佐证的消息:

  一、2013/14年度收储工作从严从紧执行不容质疑,在棉花企业对新标准大多一片“迷茫”的情况下,交储货款的结算过程或进行调整(部分地区农发行也听到了结算改变的说法),对大部分轧花企业而言将增大资金的占用期和收购压力。2012年度收储从皮棉入库到初验单出来,中储棉支付货款的80%;另20%待结算单、开出发票后支付,80%货款的回笼比较及时,一般15天左右即可,但另20%因货款额度、工作量集中以及其它原因一般需要30-60天支付;2013/14年度需要轧花企业皮棉入库、初验、结算单、开发票全部完成后由中储棉100%支付。考虑到2013年度仍将是“交储年”,在现货、期货和撮合均无法出现经营、套保机会的前提下,棉花企业只有交国家储备“一条路”可走,因此预计从竞拍到入库、再到回收货款的困难较2012年度还要大,各棉企需要充分筹划收购资金和收购量,想尽办法加快资金周转。

  二、2013年国家大规模收储政策受到来自各方的“非议”和压力,因此2013年下半年“去库存化”的压力仍客观存在(目前国储棉库量在620-650万吨),不排除9月份一面收储一面抛储措施出台的可能性,既保证棉纺织厂有足够的相对低价国产棉可采购,又倒出国储库吸纳2013/14年度新棉。近日针对9月份启动第二轮抛储传言比较多,但成交量不再与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相搭配似成定局,三级棉抛储底价下调至18000元/吨或18500元/吨,从滑准关税配额的转让价格来看,18000元/吨似乎更合理一些。

  判读2013年9月份-2014年3月份中国国内棉花市场又要“割裂”成两个并行的行情,一方面国家以20400元/吨大力收储(对应新标准下“31”级),无论新疆还是内地的棉企都“打破脑袋”交储,除交储外无论现货销售还是生长撮合、期货仓单都是亏损;另一方面国家以18500元/吨甚至更低的价格抛国储陈棉,满足棉纺厂用棉需要并及时释放仓储压力,有的仓库很可能收储和放储同时进行。

  三、9月份以后国家有关部门考虑增发加工贸易棉花进口配额的可能性很低,港口40多万吨保税棉全部涌入中国市场的困难不小,虽进口配额相对充裕。7月份国储棉竞卖成交120多万吨,与之搭配的进口配额在40万吨左右(7月份小企业大多过大中型企业竞拍,有的棉企同棉纺厂合作竞拍),再加上4-6月份尚未使用的一般贸易配额总量至少50万吨以上,一些大中型棉纺厂手中仍有一定量的1%关税内配额、加工贸易配额,因此一般贸易、加工贸易配额短期处于“过剩”状态,这也是近期配额转让价格大跌乃至很少转让成交的原因。

  另外需要考虑2013年美棉上市期将推迟。12月25日前能够运抵中国主港的新年度美棉、印度棉并不多,在一般贸易进口配额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增发加工贸易配额既无用处,也不会对市场和进口产量影响。

  四、由于2013/14年度新疆、黄河流域棉区降水较多,长江流域棉区又相对干旱(籽棉或提前采摘上市),部分主产区不仅单产下滑,新标准下的等级、检测指标也将下滑,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到今年的天气、棉区形势,在收储细则的“级差”上做一定的调整,降低颜色级为二级及以下皮棉的贴水幅度,从而保护籽棉的收购价格。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预计收储的应该是白棉1-4级和淡点污棉1-2级,由于第一年执行新的棉花标准,很多棉企考虑交储困难或贴水幅度过高,很可能霜后花或四级及以下籽棉不收购,对棉农植棉积极和收益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归纳上述四点,认为一旦政府明确2014年“棉花直补”政策(即使不执行直补)或宣布有条件的退出皮棉收储政策,对整个棉花市场而言都是“利空大于利多”的行情,对于很多轧花企业而言2013/14年度或将是“最后的午餐”。但很显然,在种植成本上涨,人工成本大幅上涨及其它各项投入增加,交储贴水扩大的情况下这顿“午餐”吃下去并不容易。一些机构或企业认为没有国家政策的托市,2014年3月份以后棉价很可能要跌到18000甚至15000以下。

  如何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如何恢复农民的种植热情就是个大问题,因此针对2014年以后棉花产业的调整政策越早出台越有利,不仅农民、轧花厂、棉纺厂,国家相关部门也需要一个适应、过渡期。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