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国家信息中心周三发布最新报告预测,下半年外贸环境不容乐观,随着人民币升值滞后影响进一步显现,进出口增速将进一步下滑。短期应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中期则应由汇率中间价逐步市场化入手,增加汇率弹性。
中国证券报周四刊登报告全文并预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将不利于消费稳定增长,但政策助力有望形成新的消费增长引擎。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实际增长速度略低于上年水平。
“展望下半年,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国内需求延续稳中趋缓走势,人民币汇率升值滞后影响显现,预计进出口增速将进一步下滑。”报告预计,全年出口增长9%左右,进口增长7.3%左右,贸易顺差达2800亿美元。
报告建议,短期内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期内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由汇率“中间价”逐步市场化入手,增加汇率弹性。1-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已达5.7%,严重削弱出口竞争力。
同时,应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根据不同项目的开放难度与当前开放程度,由简入难、由易入繁,短期内进一步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中期内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而在加强资本流动监管方面,短期内需防控热钱借道跨境流动,要加强进出口真实性审核,防止高报出口和低报进口,抑制热钱流入的势头;长期则需要建立建立国际资本流动预警系统,一旦触及危险区域,就应启动应急预案,如开征托宾税等。
此外,鉴于企业承担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具有刚性,因此可考虑将政策重点落实在降低企业交易与运营成本上,进一步减少对外贸企业的审批环节,清理不必要税费;还可以结合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的契机,提高财政资金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加快出口退税税款返还速度。
中国6月进出口出现17个月来罕见的双双负增长,出口同比下降3.1%,为2012年1月来首次下滑;进口降0.7%。整个上半年来看,出口同比增长10.4%,进口增长6.7%,进出口合计同比增速为8.6%。
但一季度出口中,部分出口企业为达到博取人民币利差及汇差、获得出口退税好处等目的,对香港出口中“一日游”和“低出高报”现象更加明显。4月以后随着监管层加大对套利出口的打击力度,出口增速逐渐回归正常。
“上半年出口的虚增部分主要来自对香港贸易。根据计算,1-5月份虚增出口约340亿美元,剔出虚增的部分出口增长9%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报告称。但若根据中国海关之前发的新闻稿,1-5月出口同比增速高达13.5%。
国务院7月24日常务会议已经通过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便利通关、暂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用、发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服务贸易出口零税率、实行进口贷款贴息、稳定人民币汇率等措施。
下半年零售销售实际增速将略慢于上半年
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减慢,实际增速基本稳定,房地产、汽车等龙头消费市场活跃,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显现活力。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者信心不足以及高房价挤出效应等无疑将抑制下一阶段消费增长。
不过国家信息中心认为,国家着力培育信息消费等新增长点、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等将有助于消费稳定增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左右,实际增长11.3%左右,下半年名义增长略快于上半年,实际增长略慢于上半年。
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大力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家正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继房地产、汽车之后又一消费新增长点。根据有关目标,“十二五”后三年,中国信息消费将年均增长20%以上。
而且,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尤其户籍制度方面已经有部分中小城市放开户籍限制,“预计未来在户籍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中小城市住房需求、教育医疗需求乃至汽车需求均将有所提高。”报告称。
此外,未来房价持续大涨的概率不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料也有限。“刚性需求释放和货币流动性偏松将推动房价上升,但以限购和限贷为主的房地产政策会对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形成抑制,部分城市存量房较大,房价持续大涨的概率不大,”报告称。
中国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较上年同期减缓3.2个百分点,并且低于同期GDP增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低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
国家信心中心建议,未来应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财政政策要切实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减负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营改增试点;并要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社保体系。
此外,还应将国有企业上缴红利投入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实现国有资本收益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