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6月份我国棉花进口总量为241.2万吨,同比下降21.1%;进口额46.8亿美元,同比下降35%;进口单价为1.94美元,同比下降17.6%。
棉花进口额中,美国棉花占比36.9%;印度棉花占比30.4%;澳大利亚棉花占比9.5%;乌兹别克棉花占比7.3%;巴西棉花占比4%;非洲棉花占比为8.7%,棉花进口数量中,美国棉花占比35.8%;印度棉花占比32.3%;澳大利亚棉花占比8.3;乌兹别克棉花占比7.4%;巴西棉花占比3.9%;非洲棉花占比为8.9%。国内进口市场北京、江苏、山东、上海等四省市占到棉花进口的70%以上。棉花进口来源国和国内进口省市与2012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棉花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1—6月份棉花一般贸易进口额占比为45.2%,加工贸易占比为17.3%。
一、影响上半年棉花进口的主要因素
1、上半年国内棉花供应相对充足,储备棉投放数量扩大,投放结构进行了调整,截止5月底累计成交191万吨,同时去年同期棉花进口增幅过大,在国内棉花需求总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进口棉自二月份以来同比持续下降,自3月份以来环比持续下降。
2、由于2013年我国继续实行棉花临时收储价格政策,在收储价格的支撑下,国内外棉花价差仍然处在3000元—4000元人民币/吨的水平上,国内棉价(328)较去年同期微弱下调0.2%。虽然上半年棉花进口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在国内外棉花存在较大价差以及国内棉花品质的影响下,棉花进口仍然维持了较高的进口数量。
3、进入2013年进口棉花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但价格环比不断攀升,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据中国海关统计,5月份进口棉花单价为2.04美元,6月份进口单价为2.16美元。6月份,较年初上涨了15.5%,较4月份上涨了11.3%。由于棉花进口数量同比大幅下降,虽然进口价格上涨仍然不能对棉花进口额产生影响。
二、国内外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矛盾推动了棉花进口需求
我国棉花进口之所以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棉花进口需求的客观存在,为满足出口的需要必须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补充国内棉花供应的不足。另一方面,国内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严重偏离市场,以至于影响到纺织服装出口以及下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事实上,国内外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同,是国内外棉价倒挂的根本原因。
据报道,2012/2013年度国内棉花产量约740万吨,国家累计收储650万吨棉花,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90%,棉花流通严重紧缺。由于储备棉质量下滑严重以及放储价格高,用棉企业拍储积极性不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国内进口棉花的意愿。目前,国内棉花进口需求的主要动力源于价格因素。
目前,有关主管部门正在酝酿棉花种植直补政策,推动棉花价格回归市场,但普遍认为直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着诸多困难,并且需要时间。(中国纺织品进口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