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纺织网讯: 虽然棉花收抛储政策对纺织产业链形成了有效的保护,但同时也干扰了棉花市场,使棉花期货价格和棉花现货价格严重脱节。国产棉由于受到政策保护,价格也长期高于外棉,致使内外棉价差距很大。
棉花价格,在经历了2010~2011年两年间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之后,如今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据了解,2012年之后,国内棉花进入增产周期,但由于多为散户种植,优质棉不多,且因技术价格大幅高于国外棉价,为了保护棉花产业、维护棉农的利益,国家开始通过收储政策来托市,同时限制低价进口棉的涌入,从而稳住了国内棉价。然而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收储政策是采用高价收入、低价卖出的方式运行,部分行业亏损由国家承担。另外,虽然棉花收抛储政策对纺织产业链形成了有效的保护,但同时也干扰了棉花市场,使棉花期货价格和棉花现货价格严重脱节。国产棉由于受到政策保护,价格也长期高于外棉,致使内外棉价差距很大。
扰乱棉花市场?
因为棉市的暴涨暴跌,国家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价格,保护棉农利益,于2011年实施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此政策一出,国内棉价很快得到了稳定,然而后续的诸多问题接踵而至。据业内人士介绍,2012/13年度的收储累计成交650.6万吨,占当年棉花产量的85.4%,每年国家用于棉花收储的资金就高达千亿元,几乎垄断了国内棉花供应市场。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2/13年度中国棉花库存1089万吨,占全球期末库存量的60%左右。
PCI纤维咨询公司中国市场总监陈九妹表示,经估算,在过去的两个棉花年度,我国棉花库存增加了约800万吨,且预计在2013/14年度还将继续增加。目前棉花库存约在1000万吨左右,为一年用量的1.25倍。对于国储棉的巨大库存,有业内人士开始担忧库存的去处。虽然目前国家采取的是高收低抛政策,但库存量还是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如果将来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大量抛售的话,势必会引起全球棉花市场的大幅调整。
从近些年来的棉花库存走势看,今年由于受到无限量收储政策的支撑,市场上的周转库存偏低,市场库存转向了储备库。这意味着,大部分棉花已经被收入国库,如果国家不放储,很多棉纺企业将很难从市场上买到棉花。业内人士分析称,储备库存增长,容易掩盖市场的真实需求,易导致棉价失真,影响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条市场法则。
“政策市”背后代价惊人
收储政策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国内外棉价长期维持着较大差距。照棉花临时政策,目前国内棉花的收购价格为20400元/吨,抛售底价为19000元/吨,国家虽然采取了高收低抛的策略,但是与国际棉花相比,价差依旧维持在4500元/吨左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表示,棉价差对棉纺织业的影响最大。“目前国内棉价在19000元/吨以上,和进口棉的价差维持在4000元~5000元/吨,去年更是一度达到6000元/吨,这直接导致国内企业没有竞争力。”朱北娜说。
纵观近两年的棉市,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国际棉价大幅跳水,去年国内棉价甚至比国际棉价每吨高出5000~6000元。如今这一价差虽有所缩小,但国内纺服企业仍然面临着比国外同行高出许多的原材料成本价格,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这种高收低抛的收储放储政策背后,是每年国家在承担行业的部分亏损。“按照20400和19000的价差来算,每吨的价差在1400元,而2012/13年度的收储累计成交650.6万吨,算出要补贴多少并不难。”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每年相关部门都拿出上亿元进行棉花收储,这种用政策来代替市场的行为,背后需要支付的成本是巨大的。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于业界一直呼吁实施棉农直接补贴模式,明年的敞开式收储政策或将作出调整。